上篇:
參加soa小組一個月來的一些總結按團隊的意思,完成任務后,寫一篇個人總結:
1 效率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時間投入的多少。
? 我跟一個巨好的哥們談心時問:為什么一樣熬夜,我總是覺得累地不得了,但覺得別人精力還是那么好。
? 哥們說:比如他玩游戲,腦袋就基本不用怎么轉;
? 又說:腦袋工作量導致勞累程度不一樣;這個也能體現出一樣時間下,每個人完成的事情完全不一樣;
? 暫時找不到反駁點,默許先。也暫時不質疑自己了。
2 情緒把控是極其重要的。
?? 想想自己年輕(本科)時,比較氣盛,也不知天高地厚,往往會了一點點東西后,在用的著時就大肆喧嘩,而且對反駁的意見立馬語調提高,氣勢也咄咄逼人。一些比較好的朋友私下說不喜歡那樣的我。
?? 不斷修心養性,接觸的知識多了、廣了、深了,認識的朋友多了、能力更強了,臥虎藏龍,逐漸也平和了,運用自己的“大融合理論”和以前的“沖勁”達成了辯證的融合,兩者兼備。
?? 現在常常處在相反的角色上,面對的是如同“年輕時的我”,呵呵,確實反感的很,即使其觀點不很妥貼,也沒有興趣去說服或者引導。
?? 所以所有的人都應該懂得把控好自己的情緒,無論多么異己,或者多么的偏頗,如果你想得到別人的建議,或者論證其正確與否,必須努力做到與平時說話一樣的平和,而不是語調提升、氣呼呼的沖動的感覺。
?? 這個完全是后天可以養成的,以人頭擔保。
3 責任明確分工。
?? 一直認為,小團隊中大家應該不計較付出,尤其是好朋友間。
?? 把我的觀點跟一個摯友說了,得到的是嚴重的批判。摯友提供了“先小人后君子”的論調并展開分析,我覺得我還是比較傻的。
?? 責任明確分工,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或許有一定的道理。
?? 這么多年的觀點和處事方式又一次受到了質疑,起碼有時間心是痛的。
4 該放棄就放棄。
?? 精力實在顧及不過來的東西,要分處輕重緩急,該放棄的就放棄,貪多往往嚼不亂。這必須養成敏銳的洞察力和超前的預瞻能力,以及果斷的決策能力。
?? 現在缺乏的是果斷的決策能力,信譽是一個咬死掉人的東西。
5 不要一直妥協。
?? 過于妥協,往往要沿著錯誤(或者不合理)的路子走下去,心里帶著十足的不情愿,卻要走錯誤的路子。
6 培養說服力。
?? 提出一個觀點,必須要有堅強的理論、實踐做為支撐,否則很難有說服力。
?? 這一點目前很是不足。或許是喪失了耐性,不想去說服了。
7 缺乏對無法預測結果的事情的奮斗精神。
? 研2之前的研1,本科,高中,初中...一直追尋的是一種長遠目標,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一直為之奮斗,而無抱怨。
? 到了研2,反而喪失了這種精神,對無法看到結果的東西產生了厭倦,這一點是致命的。
? 前一段時間還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因素,慶幸通過這次競賽將其挖掘了出來,還好還好。向來比較自信自己的調整能力,不久又可以恢復戰斗力了。呵呵。
8 高估了合作伙伴的能力。
? 代價往往更大。
?
9 未能充分利用自己的真實功底,不夠盡力的去幫助集體達到目標。
? 一直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追尋所謂的“90分”,卻沒有在關鍵的時候把自己的心得或“戰利品”,充分的運用起來,這個也是非常該克服的。
? 以往總是覺得這個責任應該是團隊負責人該做的;成員最多只是該在其產生錯誤的時間引導。這嚴重不符合我原先寫下的
無奈中的積極:
無力改變旗幟,卻可形成足夠的氣候使旗幟向有利的方向飄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