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學們有自己的疑問,歡迎到版上發帖問。或者加入軟件版群,但是請注意閱讀置頂帖。
 

系列第一篇,尋找實習的經歷和思考(1)【 by amiao】:
http://forum.byr.edu.cn/wForum/disparticle.php?boardName=SoftDesign&ID=26403
 
強烈推薦WINDam的找工作經驗帖《一個計算機本科生的求職之路【by WINDam】》http://forum.byr.edu.cn/wForum/disparticle.php?boardName=SoftDesign&ID=26595&pos=5
我覺得對大三學生 會很有幫助

 
繼續昨天的話題,另外,關于工作,讀研和出國的文章順延至以后。
 
閱讀指南:
又是4k字,能看完的人,我佩服你的耐心。
紅色的部分是關鍵句
藍色部分是主要提綱
綠色的部分是一些比較冗長的細節,沒有耐心直接略過
 
這篇文章的提綱:
1.    為什么要找實習  
2.    尋找實習的關鍵因素  
3.    為什么選擇CA,關于公司和方向的選擇  
4.    對技術人員的建議:不要浮躁,踏實基礎

 
 
 
1.    為什么要找實習
 
a)    公司和企業的人才招聘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傾向于從實習生中選拔正式員工,而非校園招聘,譬如
i.    CA就沒有校園招聘,完全從實習生中錄取
ii.    IBM近兩年也突出實習生招聘,而淡化校園招聘
iii.    騰訊今年的實習生招聘是校園招聘的一部分,通過實習生的招聘流程,校園招聘中可以直接到最后一個流程,面對HR。
iv.    MS,Baidu,Google等企業的轉正幾率也是非常大的。

 
理由很簡單:成本低廉,質量可靠,所謂物美價廉。
 
i.    首先,實習生的篩選和校園招聘的篩選是一致的,更多的時候,我認為,實習生的競爭更加激烈,所以企業招到實習生質量不僅達到,甚至是高過校招的質量。據說今年IBM的Blue path way,簡歷達4W份,筆試1W人,面試1K+人,這樣良好的人力資源,還會挑不到好的人才?
ii.    實習生在公司實習期間,企業可以觀察你的能力,發現優秀的人才,而不合適的人,由于簽署的不是正式合同,要篩選掉,也是沒有成本,沒有風險的。
iii.    另外,實習生省去了校招的培訓成本,并且至少比校招的人員在公司多干半年,甚至一年,同時拿的是實習工資。一方面是廉價勞動力, 另一方面能夠更快的融入團隊,進入角色。
iv.    宣傳公司文化,IBM的浩浩蕩蕩,廣移的香格里拉,不用多說了。
 
b)    企業有企業的利益,我們為什么要尋找實習呢?很簡單,我們的利益也在里面。
 
i.    提高自己,增加實踐經驗,了解和掌握專業的工程化的開發方式,讓自己變得專業。
ii.    提高自己的軟實力,包括團隊精神,溝通能力,以及性格,思維方式的成熟。
iii.    了解職場,了解自己所在的行業,對我們來說是IT業,以及在這個行業中的定位。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選擇的職業和工作,明白這條路到底是否適合自己,以便更早制定下一步的職業規劃。
iv.    比別人起步早,如同前面所說,提前半年甚至一年踏入自己的行業,起步自己的事業。
v.    進入優秀企業的最佳機會,如同前面所說,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開始傾向于實習生的人才網羅模式。
vi.    為找工作做鋪墊,簡歷,經歷更加好看。當然,最重要的是前面所說的實力的提高。
vii.    賺點小錢。雖然企業給的少,但是實際實習生所做的工作,一開始基本上沒有多大實用價值,企業仍然是在投資。但是這個投資顯然比校招的投資廉價多了。
簡單說來,這就是雙贏,何樂不為呢?還是之前那個比喻,找實習就像談戀愛,找工作就像結婚,你覺得應該先談戀愛再結婚,還是直接結婚?
 
 
2.    尋找實習的關鍵因素
 
a)    實力
i.    如同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所說,我認為,其他的因素,包括簡歷撰寫,筆面的發揮,面試著裝等等都是次要的,實力才是第一位的。如果有足夠的實力,需要擔心的是怎么把簡歷的長度控制下來,而不會是怎么憋出一張簡歷。如果有自信用80%的實力就能夠秒殺,就不需要緊張的逼迫自己非要發揮100%的實力,所謂游刃有余。如果你達到甚至超過企業的需求,你的著裝,企業不會在意(技術人員)。當然,不是說這些不重要,只是,實力是決定性的,是主要矛盾。
 
ii.    那么如何提高實力呢
 
1.    明確目標。我認為,做任何事情都必須帶有明確的目的性,否則就沒有辦法達到好的效果和高的效率。所以,首先明確自己的目標,技術還是非技術,研發還是測試,銷售還是HR。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制定出正確的路線,做到高效率的提高。有明確的目標,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在選擇面前,你才能清楚、果斷的做出判斷。
 
2.    明確路線,制定規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越早起步,你相對其他目的和路線不明確的人,就會越有優勢,因為你的準備更加充分,你的積累更加深厚。你也會更有自信。
 
3.    收集信息。為了實現如上兩條,第一,你需要有自己充分的思考,根據自己的性格,愛好,現狀。第二,你需要充分的收集信息,來協助你做判斷。在收集信息的方式上,我的一個建議是,向和你走同一條路線的學長和長輩請教,他們走過同樣的路,必然會有寶貴的經驗和建議,絕對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醍醐灌頂。另外,多多關注網絡上的信息。譬如,北郵人軟件版^_^
 
4.    Just do it。踏踏實實的往前走,同時不停的、周期性的總結,調整自己。我經常在自習的時候做這些事情,因為自習的時候,思維非常理性清楚,自習室安靜的環境也非常適宜。我的習慣是,拿一張紙,思考4個問題:
 
a)    我的目標是什么,我要做什么。目標的重要性不用重復,有目標你才能回答下面的問題。這個目標包括長期目標,短期目標。
b)    我過去做了什么,我有什么資本。這是對過去一階段的總結,總結得失成敗,讓下一階段的行動吸取教訓,更加有效率、有目的。同時認識自己的情況,以及和目標的差距,督促自己。
c)    我現在 在做什么,是否符合計劃,符合目標,有沒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這是對當前狀態的梳理,不好的地方,可以迅速的認識到。及時調整狀態非常重要,避免走錯路,浪費時間。
d)    為了達到我的目的,我將來要做什么。1.根據情況的變化和自己的變化,不停的調整自己的目標和計劃2.理順將來一段時間的安排
 
 
b)    軟實力
i.    進入CA的第一天,我和我的Manager 做one to one,其中的一句話就是:技術不關鍵,最重要的是軟實力。當然,這里有出于他是一名團隊管理者的角度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認,軟實力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它影響你的發揮和企業對你的評價。軟實力包括心理素質,團隊精神,溝通能力等等。
ii.    前面提到過,我大一大二基本的精力在學生工作,所以對我軟實力的培養還是非常有好處的。基本上每次面試我都是和面試官聊的很high,當然,還是那句話,Just be yourself。最直接的一個例子就是CA面試時聊到的我發起和策劃宏福科技節的事情,我相信這是比較出彩的一個點。
 
c)    信息收集能力
i.    及時獲取實習信息,確定自身的目標,都需要信息收集能力,我們確實是處在一個信息社會。缺乏信息會讓你比別人落后一截。
ii.    另外,多多聯系師兄師姐,他們的建議,他們的經驗是你最寶貴的財富,內部推薦也是非常犀利的秘技哦~據傳說Baidu有些部門直接推薦,給Boss看看簡歷,就可以不用面試筆試,聊聊天就能入職,羨慕…

 
d)    緣分
i.    如同前面所說,順其自然,緣分到了,自然會有好offer的。緣分不到也強求不了。
 
很多同學問CA是什么,引用一些東西

中文名冠群電腦,世界500強,由華人王嘉廉創建  
CA以經營商業應用程序為主,和微軟走的路線完全不同,服務對象也不同,其服務對象幾乎全是大型計算機系統,包括金融、商業、交通運輸、通訊等系統。CA在公關宣傳方面相當低調,因此許多美國媒體將它稱為“世界規模最大,卻不為人知的軟件公司。
 
以下引自CA官方網站
http://ca.com/cn/  
 
公司概述  
CA是全球最大的IT管理軟件供應商之一。 我們的軟件和知識能夠安全地統一和簡化企業內復雜的IT環境,從而改善企業的業績。  
 
我們稱之為企業IT管理(EITM),這是我們的未來IT目標。 其主要內容是怎樣安全、動態地管理系統、網絡、安全性、存儲、應用和數據庫。 您可以保護現有IT投資,而不需要立即更換它們,換言之,您可以按照自己的進度更換。  
 
我們在全球各地共有5,300多名開發人員,他們開發的IT管理軟件能夠使我們夢想成真。 幾十年來,我們積累了解決復雜IT問題和采取實用措施的豐富經驗,能夠幫助您從今天發展到未來,從A點到達B點。  
 
CA成立于1976年,目前已經發展成一家全球性公司,總部設在美國,總共在45個國家成立了150間辦公室。 99%以上的“財富1000家”公司,以及政府機構、教育機構和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數千家公司都是我們的客戶。 通過產品開發、充分利用合作伙伴、全球擴展和戰略并購這四部分戰略,CA正在實現新的飛躍。但是,CA的目標仍然是幫助客戶充分發揮IT的作用,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


3.    為什么選擇CA
 
a)    選擇CA的原因,大概有這么幾個:
i.    轉正幾率大,待遇不錯。據說去年全部轉正,全部解決北京戶口。
ii.    參與全球核心項目,不是做邊角的開發。這點和MS不同,CA的ARCserver 90%都是在CTC開發的。這樣會比較有成就感,自己創造的東西。
iii.    外企,可以鍛煉英語,有非常棒的企業文化,非常的人性化,加班也不多。
iv.    在北京。
 
b)    不選擇騰訊的最大原因在于,它不在北京,在我看來,北京仍舊是IT業的中心,這里有更多的機會。再次對QQ說句:Sorry,我很愧疚
 
c)    關于公司的選擇。這里有我的一個思考,但是還只是推斷,沒有被驗證,歡迎大家的意見。
i.    我認為,在剛剛踏入職場的三年,對事業的發展固然重要。但我們由學生轉變為職場人士,真正開始作為一個成人承擔自己的責任,更加重要的是,自身性格,價值觀,人生觀,愛情觀,思維方式,處事方式的形成,這些東西是對我們一生的影響,直接影響到我們對于幸福的判定和生活的是否快樂。
ii.    所以,我認為,在這三年里,由于過多的加班而沒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對我們的成長是不利的。所以,現在不是特別想去加班特別多的地方。

 
 
4.    對技術人員的建議:不要浮躁,踏實基礎
a)    從筆面的考察情況來看,基礎絕對是最重要的,比例最大的方面。這說明了企業對于技術人員基礎的重視,更說明了基礎對于一個技術人員有多么重要。基礎是塔基,直接決定了你的上升空間,如果基礎不牢靠的話,越學到后來越是吃力,這點我是深有體會的,當年學離散數學的時候偷懶了,六通哥,我對不起你啊~
 
b)    基礎知識包括,但不限于:離散數學,編程語言,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和體系結構,匯編,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編譯原理和自動機,數據庫,軟件工程。大多數東西不是能夠立即應用上的,但是融會貫通之后,真的是有醍醐灌頂的感覺。所謂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的區別。所以,不要浮躁,踏踏實實的,系統的學習好這些基礎知識。要明白,投資才有回報,所以在投資的時候,不要吝嗇。
 
c)    應用層的很多東西,包括C++,JAVA這樣的語言,花上時間,誰都能夠學會,沒有門檻。而基礎,恰恰是make difference 的地方。
 
 
d)    寫累了,這里轉一個我前段時間的論述,意思基本到了,大家湊合著看吧
e)    很多人認為,計算機領域就是那么簡單,什么C,C++,JAVA...各種語言學會就完了。但情況是,計算機領域也是一個非常需要基礎和積累的領域,當然更離不開實踐。這個領域幾十年的積累和知識的爆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道成仙的。  
 
技術沒有好好的積累,是沒有辦法做好的。語言什么的,不過是工具,有沒有人想過,同是技術人員,差距也是那么的大,無論效率,成果還是待遇,例子我想不用舉。沒有踏踏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是達不到一定境界的。  
技術人員最忌的就是浮躁。
 
另外,不要拿金字塔的基座去比金字塔尖。也要看到市場銷售管理領域的塔基上有多少分母,也要看到人家金子塔尖付出了多少努力。
 
以其想當然的做白日夢以為自己換個金字塔就會是金字塔尖,不如好好爬自己的金字塔
以其羨慕別人,不如做好自己的事,將自己的事做到最好  
沒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如果不喜歡做技術,當然要換行,不轉行等死么
 
 
寫的有些累了,這篇文章可能我的廢話有些多,所以后一篇《工作,讀研,出國》文章我打算歇一天再寫
提綱如下:
1.    我的規劃過程
2.    讀研和工作的比較
3.    出國的比較
4.    對于非技術人員的一些建議
5.    對于女生讀研的一些看法

 
一些后話
 
實習相關的帖子到這篇就結束了,首先是一堆感謝:
1.軟件群里的牛們,包括,但不限于:C叔,cool,貓哥,包子(你的簡歷就是我的模板啊...),WINDam,小子,等等
你們的建議和經驗,對我的影響和幫助非常的大,讓我少走了很多彎路,謝謝你們對一個小菜鳥的耐心幫助和包容。
2.小振振同學。傍上了學習大牛,這學期才能完全將經歷投入到尋找實習中,辛苦你了。
3.隆重的感謝下石頭jj,不厭其煩的幫了我很多忙,恩。
4.cj同學,給了我不少鼓勵
5.濤哥,我平生第一次霸王筆啊

 
最后說一下我在期末期間,花5,6個小時寫這兩篇共1W字的文章的原因:
1.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像我一樣,從軟件版學到東西,得到提高。
2.帶動軟件版的話題活動,希望更多的人來分享經驗,讓更多的人收益,順便占個十大
3.分享我的一些思考和經驗
 
以上
【第二彈】尋找實習的思考【 by am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