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面的文章網絡上一搜一大堆。偶也不引用了。
偶的感覺是python的安裝和組件安裝亂七八糟。ruby的安裝和插件安裝感覺比較爽。其理念是學習linux的port和apt的包管理思路。
昨天準備離職了。
其實在這家公司里面,項目leader對我很不錯,時間也是比較寬松的。給了我很多的機會學習。甚至曾經我有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去完整的學習ruby。對此我還是非常感激的。不過因為項目的原因以及各種管理上的不如意,我感覺自己始終不開心。
索性這次終于解放,于是我想先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人生未來的路。順便學習一下我所喜愛的ruby和python。上次學習ruby已經是幾個月以前的事情了,學完以后基本上沒有得到什么使用的機會到現在基本上忘記了。這次一并將python也學了,并比較列出。
幾乎所有的語言,都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數據類型 ————被處理的
一般包括數字,字符串,可能還包括布爾類型;復雜數據類型;對oo的語言還要包括對象等。
2,對數據的處理 ————語法部分,
a,操作符和表達式
b,條件判斷語句
c,循環語句
d,跳轉語句
f,異常處理
3,代碼的組織
a,文件的組織
b,函數
c,對象
4,類庫
a,標準輸出入庫
b,文件庫
等
以上前三個部分,是一個語言基礎的部分。但是對一個語言深入的了解,還必須結合這個語言的背景,哲學理念,才可以達到比較深刻的地步。是以我們對python和ruby的學習將從這個地方開始。
我曾是個技術粉絲
但是多年的開發經驗,使得我對技術的本質認識的越來越清楚。至少對企業軟件開發人員來說,純粹的技術coding是沒有多少價值的。如同建筑行業一樣,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在設計階段已經完成了。
和傳統建筑行業開發不同,軟件開發行業不光是技術設計,還包括業務的設計。業務和技術摻雜在一起,構成了軟件開發的復雜性。
在業務上,在技術上,尤其是在技術和業務的鴻溝之間,存在了太多太多因素。使得我們本來對相對簡單的軟件開發不敢抱有那么大的樂觀。更何況真正一個成功的項目還需要市場,客戶等等各個方面。
作為一個軟件開發人員,真的應該放棄軟件自大的心態,客觀的去看待軟件開發技術在整個軟件開發工程中的位置和地位。以一種推動企業發展,推動項目發展和成功的心態和目的去看待整個項目。就明白了軟件開發的真正意義和任務。也就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甚至可以改變項目的成敗。
所以成敗不由技術,成敗由你我的視野和努力。
最近公司項目經理派我研究工作流并考慮在項目中使用。很有一些心得。工作流應用我將之分為狹義工作流和廣義工作流。對狹義工作流而言,你可以將之理解為在工作流設計器里畫畫節點以及方向箭頭,設置好就節點數據,動作就差不多了。(具體可以參見jbpm的websale這個demo)。
廣義的工作流是對服務之間的整合。核心問題是業務節點和工作流節點之間的映射,以及業務數據和工作流數據之間的映射,和普通工作流一樣還有流程判斷等等服務。實現了這些,各個業務模塊之間的數據就可以通過服務,以定好的方式(進行方向控制和格式轉化)在各個節點之間流通,達到了服務整合的目的。
IBM為ESB定義了四個必備的功能:“路由器”——根據信息內容,在不同應用和服務之間進行信息傳輸和路由;“轉換器”——進行應用之間的通信協議轉換;“翻譯機”——進行應用之間的消息格式轉換;“收發室”——處理來自不同渠道的業務事件(同步傳輸,異步傳輸,發布/訂閱等方式)。
其中“路由器”和“收發室”都是針對服務的重用而設計的,而“轉換器”和“翻譯機”則專門用來解決異構的通信問題。
針對重用和異構這兩個難題,倪曉兵認為ESB提供了兩個核心的功能,服務的管理和數據的轉換。
我們DEC項目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全能服務倉庫(暫時我在DEC設計人員zy哪里得到的信息),而服務之間如何路由,如何轉換,語義的協調都沒有考慮,而后者卻是成敗的關鍵。
最關鍵的語義翻譯這一點,就現在的技術上來說還不能做到(需要很高的機器智能才能達到使得不同的系統的業務詞匯可以正確的映射,更何況是在所有的系統之間進行映射,同時應用在企業級的應用環境中)
也許真的有這樣的幻想,但是真的能夠做到這一步么?我深深的懷疑。就目前的技術手段,如果要達到數據映射的高度正確性,必須由人不同系統之間需要協調的數據進行語義確認方能進行有效的映射。
當考慮到還必須做到ESB系統對其接入的所有的服務數據的語義都這樣做時。我懷疑真的需要做到協調所有的服務么?
也許ESB的應用范圍就是在公司內部或者有限范圍內的整合目標明確的業務節點之間業務的整合。
ruby很火,ror很火。但凡一個東西火,我們要知道他火的原因。
因為他開發快,你看
rails project_name
#config db
rake db:create:all
rake db:mirage scoffled table_name [field_name:field_type,.....]
#編輯model
rake db:mirage
#編輯action和route
ruby script/server
然后一個應用程序就生成啦,這個過程大概就2、3分鐘;而且他熱部署,所寫即所得,語法超級強大,簡單幾句話就可以表達很復雜的邏輯,真正讓人把精力集中在業務邏輯上和頁面邏輯上(他的mirage真是太cool了,完美的體現了定義一次schame,到處使用的原則)
坦率的講,這些別的東西——包括java都可以做到~,為什么到現在java還是這么殺手呢(不是應用程序殺手,是程序員殺手,開發起來羅嗦到死。
既然ror出現了,所以我想jor也很快了,不過ruby使人愉快的是,它從不限制你,包括寫的更難懂——如果你真的覺得別人寫的你看不懂的話——幸運的是,它也沒有限制你寫的更簡單。
那就用ruby去快樂的編程吧
linux控制臺分辨率調節
2007年12月07日 上午 11:16 | 640x480 800x600 1024x768 1280x1024
-----+-----------------------------------------------------
256 | 257 259 261 263
32k | 272 275 278 281
64k | 273 276 279 282
16M| 274 277 280 283
VESA:
Colors (depth) 640x480 800x600 1024x768 1280x1024 1600x1200
------------------+-----------+-----------+------------+-------------+-------------
256 ( 8 bit) | 769 771 773 775 796
32,768 (15 bit)| 784 787 790 793 797
65,536 (16 bit)| 785 788 791 794 798
16.8M (24 bit) | 786 789 792 795 799
查上面的表,編輯/boot/grub/menu.lst
kernel /boot/vmlinuz-2.6.15-23-386 root=/dev/hdb10 ro quiet splash vga=791
這行最后補上vga=792
說說韓寒
http://bbs.book.tom.com/i_87_22259.html
各項指數綜合打分,活著的大陸人里面,韓寒應該可以排到我最欣賞(敬佩)的人的前三名——還有一位應該是曉波老師。還有一位?暫時空缺,歡迎推薦。王怡信教之后越來越看不懂了,連岳又太“大隱隱于市”了。
以前很傻,以為自己比韓寒年紀大就敢于瞧不起人,愚昧!后來才慢慢調整過來,敢于承認一個年輕人,一個誰都敢批幾句的年輕人,其實比自己強太多了。
說幾點我欣賞韓寒的地方:
語言才華:這個不用說了;
獨立精神:主要是對作協的態度;
公民意識,有社會責任感:比如對廈門px的關注,比如幫助路人;
生活態度,有健康的心理:純屬個人感覺。聚光燈下,不變態很難,難得韓寒還有平常心。我挺認同韓寒自己說的“并不叛逆”;
職業精神:愛一行做一行,還都能做好,比如半月前奪得2007華賽CFR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中國量產車1600cc組年度車手總冠軍;
掙錢的能力也很強:現在越來越認同一個人賺錢的能力了,以前一直回避這一點。而且“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八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做好很難;
還有,人也長得挺帥的,作為公眾人物,這點還是很重要的,比如看了郭敬明的照片,吃飯就會很困難。
......
突然說起這些,是因為昨天看了南方周末對韓寒的采訪。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待張悅然、小飯、郭敬明等大批“80后”作家加入作協這件事?
韓寒:我覺得也挺好的,總得有他們這樣的人。要不然我又得和一幫人競爭?,F在比較好,就我一個人,沒有對手。我是一個冠軍車手,我的內心比他們更強大,我覺得是這樣。而且很多時候他們也只是可能有熟人介紹,面子上過不去罷了。以張和郭現在的能量,是否加入作協應該無所謂。
南方周末:如果他們邀請你,你會去參加作協嗎?
韓寒:可以啊,我可以把這個當作代言活動。所有的商業代言我都是推掉的,這一次我可以代言你們作協,作協需要一個年輕化的代表,我代言你們給我200萬,這算是我給作協的一個面子——第一次商業代言就給你,而且價格也不高。但你要我加入作協不可能。
我的立場一如既往,我絕不加入作協,打死我也不干。我認為,真正的藝術家應該永遠獨立,絕不能被組織左右。
韓寒:陸 天明罵作協門檻降低,把抄襲犯 都收進來了,說自己當年加入作協如何難,你進入作協身份就高人一等嗎?我認為,國家就不應該有這些協會,想當初,加入作協對你的意識形態有所控制,文字更 加奴性,現在雖然好很多,但對創作沒有任何幫助。一幫作家閑云野鶴的,自由創作多好,要什么協會。我在電視上一看到那些作家參加什么會的時候,和一些領導 彎腰點頭握手,表示一定要把頌歌唱得更動聽。作為一個作家,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你仗著自己文字功底好,和喉舌機構的御用文人搶飯碗,怎么可以嘛。
南方周末:怎么看待那些和你一起出道的年輕人的改變?加入作協、買房、結婚、生子、賺錢。
韓寒:我不會因為歲數增長而改變。很多人婚姻不幸,其實是因為歲數的原因,到了一定的歲月就要結婚、生子、賺錢,所以才造成了很多不幸,我現在還住在老家鄉下房子里。我內心很有安全感,房子、錢,我并不覺得這些很安定。一場地震一分鐘就能摧毀一切,保險公司還都不賠。好多人沒有安全感,所以要寄托在一些身外之物上。
南方周末:你也會老的,你能永遠保持少年偶像這個形象嗎?
韓寒:對 我來說,少年偶像是別人給的,不是我自己要保持,或者說不是我想保持下去我就能保持下去的。這是一種慣性,你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生活里我是一個很不修邊 幅的人,沒有經紀人、助手。我也看過明星玩賽車,賽車前還在那里化妝,其實比賽的時候有很多汗,化妝干什么?他們才是真正想要做偶像,想要做明星。
幾年前就有人請我拍戲、唱歌、做商演、做代言,都被我拒絕了。有錢是一個很好的事情,如果能夠賺更多的錢更好,但問題是賺那個錢我心里會不舒服,我會權衡這個重要,還是錢重要。比如說你看到某個作家在那里推薦藥、腎寶、洗液什么的,我覺得那個效果很怪。權衡下來,我覺得單純的錢不能打動我。
我去年推掉的代言至少有500萬到1000萬,全部推掉了。去年靠寫作和賽車,我一共賺了兩百萬,我認為自己歸根結底還是一個寫東西的人。
我發現,人生里30-50歲這一段是最尷尬的,不再是一個憤怒青年,也不是一個老頑童,有些不倫不類。我現在離尷尬的時間已經很近了,所以我要比他們更早地打好基礎,以免像崔健一樣,步入中年再交出DV短片那樣的學生作業來。
南方周末:近兩年,你一直在博客上發言,什么戶口啊、交通啊都要參與一把。動機是什么?
韓寒:我在博客上寫那么多免費文字,就一些社會問題發言,有人說我是在炒作知名度賣書。我寫博客真的不是為了炒作自己,寫那么多文字,甚至參與那么多討論,還和人吵架,沒有任何經濟收益,甚至我覺得自己在影響書的銷量。
作為一個公民,我認為我有權對一些社會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以前只對朋友說,現在對大家說。
南方周末:你愿意成為王小波那樣的公共知識分子嗎?
韓寒:想 起王小波是很難受的一件事情。王小波生前寫了那么多文字,苦口婆心講道理說常識。后來他死了,人們才假裝發現了他作品的價值,覺得他寫得不錯,是個優秀的 作家。如果王小波沒有死,到今天的話,他在人們口中應該算是那種一天到晚炒作的人吧。炒作和冒著一定的風險發表觀點是有很大區別的,也是非常好分辨的。只 可惜,大家似乎都分辨不了。
在這個國家,做一個憂國憂民的人是最傻和最痛苦的,國家不樂意,國民不在意。我不要做那樣的人,我只希望自己60歲時是個被年輕姑娘喜歡的深沉的老頑童。
工作兩年了。這兩年的時間一直感覺很充實。最近卻突然感覺有點無聊的感覺——以前兩年一直計劃學的東西都學差不多了。
了解函數式編程的途徑中,知道了lambda演算。簡單看了看,發現居然是數學的一個分支——可嘆我數學系理學學士,居然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google之下,不勝渺小了。于是后悔起大學的幼稚來。
上學的時候,總是抱怨整天學習、面對的都是數學,枯燥無聊而且沒用,除了大一大二好好學習,大三大四都是逃課比上課多,而且居然因此自鳴得意.....幼稚...
最近有點小想法。突然覺得我這樣的程序員沒有技術含量,平心而論,現在我寫的東西,一個高中生也可以寫;而我大學學的那些東西,這些年一點沒用上,這說明這份工作技術含量不是很大。那么做開發最大的技術含量在哪里?其實最大的技術含量(即..的解決方案)在寫代碼之前以前做完了,代碼不過是把(..解決方案)具體化了而已,所謂的“..解決方案”,有業務的,也有技術上的,反正不是代碼。無論精通struts還是hibernate,還是spring,會rpc、ext....都沒有區別,之不過把已經有的組合起來,是誰都可以做。
考慮考慮自己的未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