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的時候,看到好多精彩炫麗的flash,學習了一些flash的知識。那個時候不怎么會寫腳本,就用動畫的概念一幀一幀的拼出一個flash。后來工作以后,給客戶在線演示產品,有接觸了Captivate。2006年末的時候,客戶要求開發一個在線產品展示平臺,我偶然搜到了adobe用flex開發的網上購物演示,就體會到如果用flex來實現這個產品展示平臺將是很動人的事情,由于某種原因最終未能如愿。最近在做一個通用視頻培訓平臺時又用到了FLV播放器,也是用Flex開發的,最終效果和土豆、優酷非常類似。這些場景使我對flash的展現效果情有獨鐘,況且有adobe這樣的公司在運作flash,如果可能的話應該在合適的場合來把flex集成到我們現在開發的應用中,比如圖表功能、表單功能、打印功能等等。基于以上的經歷和思路,決定花功夫學習一下flex還是值得的。
首先,到adobe官方網站下載flex builder 3(當前最新版本)并安裝。安裝完畢后會看到一些入門文章中提到的Flex SDK已經在builder中存在了,所以初學僅下載個builder就夠了。
然后,打開builder發現它就是基于eclipse開發的,我想這個IDE對于大多數java開發著再熟悉不過了。首次進入時會有一個歡迎界面和初學者向導,我比較習慣看看這些東西,點擊下載提供的入門工程Flex3GSEIII_a_WorkingWithData_JSP,并導入builder中。看看工程結構跟我們平時的JAVAEE工程有了一些不同。多了bin-debug和html-template文件夾,文件類型主要是*.mxml、*.as。在工程的左側視圖右鍵*.mxml運行(類似與運行java文件),會有一個編譯過程,過后彈出一個html,html中運行的正式flash。當時比較好奇,一個mxml是如何經過編譯產生html和flash的,打開剛才提到的bin-debug發現兩個文件生成到了這個文件夾。仔細讀一下mxml的代碼發現跟XHTML基本類似,其中的一些function都是AS寫的。至此我分析得到如下結論:mxml+as-->swf,中間的轉換是adobe集成在builder中的轉換工具完成的。如此跟我們以往HTML+JS的編程習慣很類似了,并且XHTML與AS的結合更緊密一些。由于初學原理性的知識我就理解至此了。
最后,我們關心的是用flex都能實現哪些控件,并且控件的效果如何。我沒有迫不及待的去google,而是又深入到builder的安裝目錄下,在D:\Flex Builder 3\sdks\3.0.0發現了好東西,別的我不關心,先看samples,子目錄下有一個explorer,其中包含一個build.bat。看到這個bat我更加確定了我以上的結論。于是運行bat,開始編譯其下的mxml文件逐一生成swf文件。花一段時間生成完畢,打開類似于index的swf文件,sdk中提供的樣例控件就都盡收眼底了。
后續:有源文件,有開發工具,你可以隨意擺弄這些代碼,熟悉語法,熟悉開發環境,熟悉對象屬性,拼拼湊湊完成自己的一個組合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