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FS服務器設置
1.1.設置共享目錄
$ mkdir /data/shared
$ vi /etc/exports
/data/shared 192.168.1.*(rw,sync,no_root_squash)
保存!
1.2.exports權限參數
1、rw 可擦寫的權限。
2、ro 只讀的權限。
3、no_root_squash 當登入NFS主機使用共享之目錄的使用者如果是root時,那么這個使用者的權限將被轉換成為匿名使用者,通常它的UID與GID都會變成nobody身份。
4、root_squash 登入NFS主機使用共享目錄的使用者,如果是root,那么對于這個共享的目錄來說,它就具有 root的權限。
5、all_squash 不論登入NFS使用者的身份為何,它的身份都會被轉換成為匿名使用者,通常也就是nobody。
6、anonuid 通常為nobody,當然也可以自行設定這個UID的值,UID必須存在于/etc/passwd當中。
7、anongid 同anonuid,但是變成group ID就是了。
8、sync 資料同步寫入到內存與硬盤當中。
9、async 資料會先暫存于內存當中,而非直接寫入硬盤。
1.3.啟動NFS服務
$ service nfs start
2.客戶端掛載
$ mount -t nfs -o rw nfs服務器IP:/data/shared /mnt
注意一定要使用-o rw參數,不然不能寫入
posted on 2009-06-24 14:42
coolies 閱讀(342)
評論(0)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