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人力資源工作很多年了,多多少少積累了一些經驗。已經有許多同仁發表文章,講了如何撰寫簡歷,面試的禮儀要求等,珠玉在前,不再贅言。適逢
2006
屆大學畢業生進入求職階段,特此針對面試環節談一些看法,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當然,僅為一家之言,若能拋磚引玉,則大幸也。
即使是最優秀的
HR
,在對應屆生進行面試時,都會感到些許茫然:問不到工作經驗;沒有
ReferenceCheck
可以提供;所學專業知識與實際需要脫
節;有些畢業生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再加上畢業生的心態不穩定
---
急功近利者,妄自菲薄者,眼高手低者都大有人在。所以,很多公司都開始使用
Competency(
勝任力
)
來進行評估。
有必要先介紹一下何謂
Competency
勝任力。勝任力是一種可以被觀察到的行為,這種
行為在成功人士身上表現得更多,更頻繁,取得的成果也更大。如果用海上冰山作比喻,則水面上的十分之一就是這種勝任力,而水面下的十分之九就是我們的知
識、技能、態度、價值觀。你如果在面試時問:您是否會認真執行公司的每一項規定,答案肯定是
“
愿意
”
,而這種問題在我們看來就是無效問題。所以在我們公
司,所有的問題都要求盡量給出一個實際的事例。
好了,回到我們的主題
----
應屆生在參加面試時如何有技巧的回答一系列的問題。
開始之前務必記住:
黃金法則:
80/20---
你要承擔起
80%
的談話而面試官只會說
20%
。
白金法則:你必須試著控制面試的節奏和話題。
鉆石法則:對于沒有把握的問題,拋回給面試官。
1
.在一分鐘內介紹一下你自己
這似乎是必答題。不要以為這很容易。如果你用一分鐘來重復你的簡歷,恭喜你,你的印象加分沒有了!建議你最多用二十秒鐘介紹自己的姓名、學校、專業。然后話鋒一轉,引出自己的優勢或強項。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激發起面試官對你的好感,或者至少是興趣。
成功的模式可以是:我叫
XXX
,英文名字
XXX
,
XX
省
XX
市人,今年
6
月將從
XX
學校
XX
專業本科(專科)畢業。除了簡歷上您看到的介紹,我愿意特別
說一下我在
XXX
方面的特長
/
我最大的特點是
……
(給出事例)。正是基于對自己這方面的自信,使我有勇氣來應聘貴公司的
XXX
這一職位。(看表)一分鐘到
了,希望我沒有超時。(很陽光的微笑)
如果面試官不是
EQ
太低,你的最后一句話應該會使他放松和微笑。資歷嫩一點的還會接著問:
“
為什么你會這么認為呢?
”
如果他真的這么問你,
Bingo!
你完全有機會操縱這次面試!
2
.應屆生經常會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你為什么會選擇你目前學習的專業呢?千萬當心,這個問題的目的是考察你的
DecisionQuality
這一項勝
任力,所以不要簡單的說
“
感興趣
”
或者
“
就業前景樂觀
”
等。給大家一個成功的范例(同樣適用于諸如
‘
您所做過的一個成功
/
最大的決定是什么
”
):
問:張先生,您為什么會選擇財務專業呢?
答:的確,財務已經連續多年成為高校熱門專業,這造成了就業時無可避免的激烈競爭。可當初我選擇財務專業時并不是單純因為它的熱門程度。我早就把就業目
標鎖定在蘇州工業園區的外資企業。根據我高三時搜集到的統計資料,園區當時有外企
XXX
家,而且每年以
XXX%
的速度在增加。以每個公司財務部至少
5
個人
計算(總賬,應收應付,稅務,出納再加上一個經理),加上園區的平均離職率是
15%
,則在我畢業時,可以有
XXX
個空缺。我畢業那年應該全國有
XX
相關專
業的畢業生。其中可能有
10%
會瞄準蘇州,而我填報的蘇州大學在當地口碑尚可,屬于中等偏上。那么,有
1/2
的對手能被我淘汰。再加上我就在蘇州本地學
習,四年中可以更早的尋求機會,所以,我很有信心的選擇了這個專業。
其實,沒有哪個面試官會相信你真的作過如此縝密的調查分析,但你已經展示了你做決策時的思路,所以可以加分。
記住:所有的回答要符合你專業的特點。不要說得太到位,可以自圓其說就行了,不然,他們會覺得你要么太虛偽,要么太狂妄。還有,應該表示對自己的專業的
確感興趣,或者增加點戲劇效果:我本來理解的財務管理就是管賬,所以開始的時候還真后悔了一陣,直到大三時開始了在企業的實踐,才有了改觀,并真正喜歡上
了我的專業。這樣顯得真實可信,更重要的是,很自然的由你引導到準備好的問題:實習的收獲。
3
.為了考察您
LearningontheFly
這一條勝任力,通常我們會問您在實習期間的收獲。此時,不要夸大自己的成績,謙虛一點。還有,不妨說一下自己的失誤(不
用怕,畢竟你是在實習)。記住:詳細說明當時的情況(
Situation
),你要達到的目的(
Task
),你采取了哪些步驟(
Actions
),事情的結
果(
Result
),還有你得到的經驗教訓
(Lessonlearned)
以及后來怎樣運用到工作中避免犯類似的錯誤。最后做出總結:原來書本上的知識要
能夠在工作中熟練運用,這期間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還可以說:回到學校后,我對自己的實習經歷作了一番總結,發現自己在
XXX
方面還需要加強。所以,我
很注意利用大學的最后一個學期來彌補這一不足。現在,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我相信我能做到更好。
4
.你有過和別人合作的經歷嗎?(千萬要回答
“
有
”
)那么,在這過程中,你是如何處理意見分歧的呢?現在是考察你的
ConflictsManagement
。現在的絕大部分企業都不欣賞沒有原則的老好人。所以,你要把自己包裝得強勢一些。
我本人比較滿意的回答:
每個人在團隊中都應該可以自由坦誠地發表意見,我會非常認真的聆聽,分析;但對于自己的意見我不會沒有原則的輕易放棄。民主過后還需要集中。我是學校英
語俱樂部的主席,在組織校際年度聯歡時,有兩個干事的意見和我不一致。(停頓一下,讓面試官記住你的這個閃光點)我和他們開了會。大家都闡述了各自的理
由。很遺憾,我仍然沒有說服這兩人。在這種情況下,我感謝他們的積極參與,但表示仍然會采用我的方案。我的理念是:
Meeting
不等于
Voting
,完
全不需要少數服從多數;我是負責人,我相信自己有能力采取最佳方案;假如失敗了,我也會承擔主要責任。而如果我是團隊的普通一員,我會保留自己的意見,但
還是認真執行管理者已經做出的決策。當然,學校畢竟不同于公司,情況會更加復雜,但我堅信,只要遵循
“
對事不對人
”
的原則,任何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
在回答時,一定要眼睛看著面試官,微笑,以沖淡你的咄咄逼人。
如果你實在沒有把握,可以把問題拋還給面試官,試舉一例(還是同樣的問題):
問:你是如何處理意見分歧的呢?
答:您問的恰好也是我最困惑的一點,而學校里老師從來不給我們這樣的指點。一方面,我不想做沒有原則的老好人,另一方面,大家都是朝夕相處的同學,我不
想讓他們覺得我盛氣凌人。我當時是這樣做的:
……
可一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是否作的正確,也許我可以從您那里得到一些指教,您說我當時這么做有問題嗎?
如果對方馬上對你言傳身教,那他鐵定是菜鳥,你不用緊張了,因為,合理的反應應該是不置可否的說:其實這個問題永遠不會有標準答案。
5
.有人問起多個問題同時出現時,應該如何解決。這就是
PrioritySetting
的勝任力。應對思路是把所有要處理的事情按輕重緩急分成
4
個象
限:重要而且緊急;重要但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也不緊急。但記住,不要直接敘述這個思路,這會讓人覺得你不像應屆生。還是通過舉例說明比較好。我
面試過的一個比較好的例子:我在大三時正好要復習準備英語
6
級考試,這時有機會可以去一家企業做兼職部門助理,但需要每周花三個半天。同時,每月一次的英
語沙龍活動要組織安排,還要
(
不好意思地說
)
抽空陪陪女朋友(最后一點很重要,可以活躍氣氛,還為下面制造了一個不重要不緊急的事例)。我當時利用沒有課
程的下午去公司工作,一般要到
5
點半回學校。在公車上的
30
分鐘正好用來總結當天在公司的收獲和需要了解的知識。在食堂與女朋友吃晚飯,六點半去教室自
習,到十點回宿舍。英語沙龍的工作委派給大二的兩個干事,他們每天會到自習教室找我談
10
分鐘,我會給他們一些建議。這樣,我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在沙龍活動
上,可對整個過程都有了解和掌控。后來
6
級考試順利通過,那家公司對我的工作評價很高,我也學了很多東西;英語沙龍的活動如期舉行,我和女朋友也沒有疏
遠。
這同時展示了三條勝任力:
prioritysetting
;
delegation
和
work/lifebalance
作為應屆生,在面試前,應該了解一下外企的部門架構。以歐美企業為例,一般部門內的職位從低到高依次為:助理(如果是本科生,有時候可以跳過)
---
專
員
---
資深專員
---
主管
---
資深主管
---
部門副經理
/SectionManager---
部門經理。一般,主管要求有
5
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這
是一個分水嶺。好,回過來談談面試時如何回答關于職業生涯規劃問題。其實
,
這種問題并不需要你回答得無懈可擊
,
這也辦不到
---
你說得通俗了
,
認為你胸無
大志
;
回答太專業了
,
又覺得你好高鶩遠
.
回答這類問題,有以下幾點可以幫你加分:
1
.設定一個與自己專業相關的長遠
目標;這個目標要和公司的工作有關但不要局限在企業內部(因為空間有限,會遭遇許多太過于細節的問題)。例如,
HR
專業的學生可以說,自己的目標是在
35
歲之前,也就是
10
年內,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測評專家或者資深企業人力資源顧問;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可以成為精益生產專家或者黑帶大師;
IT
專業則可以
在信息資源整合和
ERP
解決方案方面成為專家,等等。注意,要著重在你想做些什么,而不是你想爬到什么級別。
2
.把這個目標分解,以
1
年,
3
年,
5
年,
10
年的進度,逐步推進。這個就要靠你自己編了,恕在下不能一一舉例。記住,每個階段都要說明你能為公司做出怎樣的貢獻,你能得到怎樣的提高,這與你長遠目標的關系在哪里。此時,可以適當聯系到剛剛提到的部門架構。
3
.在此過程中,除了自己想辦法不斷充電,還要說一下你希望公司可以給你怎樣的幫助。比如能夠有崗位輪換的機會;或者能夠參與各種項目等。不要提希望公司會給你培訓,送你出國,給你報銷學費,要表現得自己希望在實踐中成長。
4
.強調自己的穩定的心態。你可以這樣說:
“
中國人最講究
‘
名正言順
’
或者
‘
不在其位,不謀其職
’
,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只有給了主管的職位,才能運用主
管的權利,發揮主管的作用。我的理念和別人不同,我認為恰恰相反,當你展示出了主管該具有的能力,能完成更多的工作,公司自然會考慮對你的職位進行調整。
在沒有足夠的權力時,要使用自己的影響力,所以我鄙視那些成天想著晉升卻沒有任何建樹的人。
”
這樣子,你的自我包裝就成功了一大半。
5
.最后要注意,在回答類似問題時,不要顯得太胸有成竹。偶爾顯示出涉世未深可以讓面試官覺得你還有學生的單純。
“
這個問題很大,我在學校里也曾經斷斷續
續的考慮過,現在我簡單的講一下,可能會顯得一廂情愿,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
這樣的一個緩沖在許多時候很管用哦。(還記得鉆石法則嗎?)
最后想提一下面試的肢體語言。我面試過的應屆生應該沒有
1000
也有
800
了吧。我發現幾乎
90%
的人在入座后都采用一種非常閉合的姿勢,很拘謹。這不能
說是壞事,但的確會讓面試開始的破冰顯得艱難。現在,閉上眼睛,想象一對親密情侶在燭光下甜蜜交談,他們的姿勢應該是幾乎一樣的;你們平時和好朋友促膝長
談,相信采用的也是相同的姿勢;電視上的國家元首交談時,絕大多數情況兩人的姿勢也相同或接近。這是因為:兩個人如果在交談過程中采用同一種姿勢,則雙方
在潛意識中會有彼此認同的感覺。我們把這樣的姿勢一致稱為
Rapport
。我本人非常注重采用
Rapport
來增進溝通效果(特別是,如果有人盛氣凌人的
叉腰對我說話,不論他的職位高低,我也會叉腰和他說話
---
輸人不輸陣:))
還有,面試時,手勢的運用很重要。特別是回答較大的問題時,用手虛擬的在桌面上列出
1
,
2
,
3
,這樣會讓人覺得你很有條理,而且不會顯得很稚嫩。而說到我會怎樣怎樣時,把手掌放在心口,真的有強化的效果。
一句話:面試時,要表現的有教養,容易接近。
?
posted on 2006-10-22 21:01
楓中玎玲 閱讀(5462)
評論(7)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關于面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