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的博客,感觸很多.我也有群程序員朋友,特別是做了幾年后也在考慮自己以后的職業發展方向與規劃問題.理論大家都知道,可是實際操作中,卻不是那么單純與容易的.
我想到了下面的一個故事及一篇對程序員職業生涯規劃的一文章,與你分享:
偶然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John和Bill一起到山中探險,忽然他們發現一只老虎正深情的望著他們,John撒腿就要跑,Bill卻迅速的從背包里拿出一雙跑鞋穿在腳上,John看到后氣急敗壞的對說Bill“你穿什么鞋也跑不過老虎的”Bill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回答說“我干嗎要和老虎比,我只要跑過你就夠了。”
大笑以后不免想起John的境遇是不是有點象中國的程序員呢?我個人習慣把軟件從業人員分為初級程序員、高級程序員、系統分析員和項目經理四大類的方法,我把優秀程序員的標準分為職業習慣和個人能力兩方面,職業習慣包括文檔編寫習慣,規范化、標準化的編碼習慣、軟件測試習慣、模塊化開發習慣等,個人能力包括團隊協作能力、需求理解能力、學習和創新能力等。我接觸過的幾百個程序員后的感覺,除非那種天生適合編程的人才能成為行業的頂尖高手,按照以上標準絕大多數程序員只能歸入“平庸”之列,所以我們這里的討論主要是基于大多數“平庸”的程序員的。
故事中的John能不能活命跟三個問題有關:老虎、Bill、自己,中國程序員的困境也來自三個方面。
困境之一:老虎的威脅。程序員要面對的餓老虎實在不少,比如說老板,好象老板就是程序員的天敵(當然自己當老板的程序員除外,呵呵),什么“不懂技術卻指手畫腳”、什么“得到與付出不相當”似乎是程序員最常見的牢騷,這個問題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決,在這里就不詳細討論了。
困境之二:Bill的競爭。一般說來中國的程序員大都是吃“青春飯”的,大部分程序員的黃金時代是24~28歲。到了30歲左右,一批又一批年輕程序員會給你帶來巨大的競爭壓力。首先由于軟件行業的飛速發展,很多自己以前學的東西逐漸升級換代,而許多程序員由于長期于工作,學習新知識的效率必然下降。其次自己干了幾年,薪水要求自然就高了,而年輕程序員工資又低、干活又快,當然會成為老板的首選;第三,30歲基本都已經成家了,要支撐家庭的生活負擔,你幾乎連從頭在來的勇氣都不會有了。中國的老話說“長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這個歷史的規律在軟件開發行業體現的尤其明顯和殘酷,很多程序員必然要面對的結果就是降薪乃至失業。
困境之三:自我的實力。我們都知道人最難戰勝的是自己,所以自我也就是程序員需要超越的最大障礙。大多程序員都把系統分析員和項目經理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但這些目標的達成,需要個人素質、市場機遇等多個方面的條件,太多的程序員就是在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中蹉跎了歲月。對于系統分析員,特別需要以下幾方面的素質:客戶需求分析能力、系統架構與設計能力、模塊分解設計能力、項目流程控制能力、項目風險評估能力等,而對于項目經理則更注重項目管理方面的能力如團隊組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等,而這些素質和能力往往只能依靠程序員個人的學習和努力。看到越來越多的程序員開始學習項目管理的課程,真的有點為他們擔心,因為現在的項目管理培訓只能停留在理論和考證的程度,既沒有素質方面的訓練,又缺少實際軟件開發項目的案例,學習的結果遠遠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http://www.tkk7.com/ronghao 榮浩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posted on 2005-12-06 18:37
ronghao 閱讀(507)
評論(1) 編輯 收藏 所屬分類: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