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覽
復習題
1、就編程而言,可移植性表示什么?
答:可移植性意味著在一個系統上編寫的C程序經過很少改動或不經修改就可以在其他系統上運行。如果修改是必要的,則通常只須改變伴隨主程序的一個頭文件(header)中的幾項內容即可。
2、解釋源代碼文件、目標代碼文件和可執行文件之間的區別。
答:源代碼文件中包含著程序員使用任何語言編寫的代碼。目標代碼文件包含著機器語言代碼,它并不需要是完整的程序代碼。可執行文件包含著組成可執行程序的全部機器語言代碼。
3、編程的7個主要步驟是什么?
答:第1步:定義程序目標
第2步:設計程序
第3步:編寫代碼
第4步:編譯
第5步:運行程序
第6步:調試
第7步:維護和修改程序
4、編譯器的任務是什么?
答:編譯器把源代碼(例如,用C語言寫成的代碼)轉換成機器語言代碼,也稱
對象代碼。
5、鏈接器的任務是什么?
答:鏈接器把多個來源(例如,已編寫的源代碼、庫代碼和啟動代碼)的目標代碼連接成一個單獨的可執行程序。
編程練習
1、 1 #include <stdio.h>
2 int main(void)
3 {
4 float feet,cm;
5
6 printf("Please enter your feet:");
7 scanf("%f",&feet);
8 cm = feet * 2.54;
9 printf("So you have %.2f cm!\n",cm);
10 return 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