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月31日
1.遠景論壇下載最新的懶人版(***.cdr)
2.準備一個8G以上的U盤,使用USBIT將懶人版系統恢復到U盤。準備另一個U盤,安裝大白菜PE系統。
3.在硬盤上劃分一個用于安裝MAC系統的分區(要主分區),可以是同一塊硬盤也可以是不同的硬盤
4.在電腦原有的windows下面安裝easybcd,并且使用windows下的變色龍wowpc.iso來創建變色龍啟動項用來引導mac安裝
5.將U盤插到電腦上,重啟系統,選擇變色龍啟動項,然后移動到MACOSX的安裝項,并且輸入-v -f然后回車引導電腦進入MACOSX安裝。
6.使用磁盤工具來抹掉剛才分配來安裝MAC系統的分區,開始安裝。
7.安裝完成之后,使用大白菜PE引導進入windows,安裝HFS_10_eng來掛載MAC系統的分區。然后將安裝盤里面的extra文件夾復制到MAC分區的根目錄下。
8.重啟系統,使用easybcd進去MAC系統。安裝mac版本的變色龍。
9.重啟系統,使用大白菜陪將MAC分區改為活動分區,然后重啟,使用MAC的變色龍引導進入MAC系統。
10.接下來就是各種驅動了。
USB3.0驅動:GenericUSBXHCI
聲卡驅動:VOODOOHDA
有線網卡驅動:AppleIntelE1000e.kext
posted @
2014-02-19 14:25 OO 閱讀(187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安裝之后,ibus有兩個問題:1,語言欄不能光標跟隨;2,系統托盤上不能顯示輸入法圖標
對第一個問題,
我看到這個解決方法,之后便感覺應該是這幾個系統變量沒有設置好的原因。
用echo 查看了一下這三個變量,果然 GTK_IM_MODULE 和 QT_IM_MODULE 的值是 xim 。
我用了以下方法:
a,安裝 ibus-gtk ibus-gtk3 ibus-qt4 在三個包
b,im-switch -s ibus
之后注銷,OK,問題解決。
對第二個問題,
在網上找了一個這樣的方法 (原帖地址找不到了):
在 /usr/share/ibus/ui/gtk/panel.py 添加兩行代碼,如下藍色標記出來的(行首的“+”不算):
def state_changed(self):
if not self.__focus_ic:
return
enabled = self.__focus_ic.is_enabled()
self.__language_bar.set_enabled(enabled)
if enabled == False:
self.reset()
self.__set_im_icon(ICON_KEYBOARD)
self.__set_im_name(None)
else:
engine = self.__focus_ic.get_engine()
if engine:
+ pixbuf = gdk.pixbuf_new_from_file(engine.icon)
+ gtk.icon_theme_add_builtin_icon(engine.icon, 0, pixbuf)
self.__set_im_icon(engine.icon)
self.__set_im_name(engine.longname)
else:
self.__set_im_icon(ICON_KEYBOARD)
self.__set_im_name(None)
內容原帖來自: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1/51466.htm
posted @
2012-01-31 17:09 OO 閱讀(2615) |
評論 (1)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