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posts - 37,  comments - 9,  trackbacks - 0
    CVSNT是服務器管理工具,再在客戶端下個WINCVS就可以(關于wincvs使用,可以在網上找下,因為eclipse已經很好地集成了 cvs)就可以一起協同工作了。這二天我從下載CVSNT到用eclipse新建項目,共享項目,不同的客戶端導入項目都在公司局域網內的不同機子上測試 通過。記錄如下:

    首先從http://www.cvsnt.org處下得你想要的cvsnt版本,我下的是2.5.03,安裝完成后。從程序中打開cvsnt control panel(CVSNT 控制面板)。下面開始配置CVSNT,主要是創建資源并讓它可以通過客戶端的IDE (eclipse)來訪問。

      開始配置cvsnt

      a 查看運行狀態:
      在about面板有個cvsnt  和 cvsnt lock二個選項,這兒可以對其進行start,stop服務

      b 添加資源
      在repository config面板中可以添加刪除資源,這兒主要設定了repository 的name and  root值。如我在這兒將name設置為\mycvs,root為e:\mycvs。創建后會在對應的目錄下生成cvsroot文件夾及cvs相關配置文 件。 OK,確定。這個地方可以要重啟服務才能生效

      c 兼容:
      在conpatibility option 面板上選擇兼容的版本,注意一定要勾上respond as cvs 1.11.2 to version request,為了與eclipse中的cvs兼容(在eclipse中的cvs版本很可能與你cvsnt版本不同)。

    好了,現在服務器上的資源路徑已經設定好了。


    通過IDE共享一個工程  


    打開eclipse新建一個項目,然后在項目上右擊/team/share project (小組/共享項目),在彈出的share  project whith cvs reposity對話框中選擇一個cvs路徑(第一次當然是新建了),在host中填入CVSNT的主機地址如:192.168.12.17,在 repository path中填入cvsnt中的name值如:/mycvs。user中寫cvsnt所分配的用戶名,password中寫入密碼(下面將會講些cvs中如 何管理用戶)。在connection type中一般選擇pserver連接類型。然后就是記住密碼什么的...  :-)。OK ,NEXT提示一路完成!

       
    在客戶端從cvs上導入共享工程:


    在客戶端的eclipse中打開cvs視圖,根據CVSNT的路徑及其給你所分配的用戶相關信息新建一個CVS的資源路徑。ok,開始引入共享工程了:

    可以直接從cvs中check out出來,也可以從new/project/cvs/projects from cvs。選中你剛剛把建立cvsnt資源路徑,你可以在use an existing module中看到所有的共享項目了。然后選擇一個你想導入的項目check out出來到本機....

      全部完成^_^,本來想剪幾個圖上來的,有些麻煩,太不方便了。不過過程比較簡單,很快就可以搞定。客戶端將cvsnt上的工程檢出是比較 簡單的。主要是在cvsnt上的相關配置。我在網上找了些資料,完成了如添加不同的用戶。介紹有個cvsnt的GUI工具可以直接圖形化操作。看介紹很 easy ,下載URL:http://www.kdeopen.com(偶一直打不開,郁悶,希望各位運氣比我好) 。我只好在控制臺下添加刪除用戶了。

      cvsnt用戶管理

      在用戶管理中以下是cvs的一些命令參數
    Usage: cvs passwd [-a] [-x] [-X] [-r real_user] [-R] [-D domain] [username]
             -a      Add user
             -x      Disable user
             -X      Delete user
             -r      Alias username to real system user
             -R      Remove alias to real system user
             -D      Use domain password

      服務器工作在CVSNT用戶單一驗證方式下的時候,文件passwd定義了CVSNT的用戶信息,這里面保存著用戶名,用戶密碼,以及別名 信息。默認狀態下 沒有該文件,但是我們可以在CVSNT還工作在混合驗證方式下時,用系統管理員登錄,通過添加用戶命令來讓CVSNT自動建立一個passwd文件。

     登錄:login
      cvs -d :pserver:administrator@127.0.0.1:/mycvs login

     添加用戶
      cvs -d :pserver:administrator@127.0.0.1:/mycvs passwd -a zyx

    之后系統提示輸入密碼,輸入后服務器會新建一個passwd文件。該文件的內容很簡單,形式如下:

    zyx:YT2p2NmdmUlEg:

      以第一行為例:zyx為用戶名,YT2p2NmdmUlEg為CVS使用UNIX標準加密函數對密碼進行加密后的結果。

      若想以混合驗證的方式驗證得對應一個window的系統用戶名(zyinxin),這時就用參數-r來指定,如:
          cvs -d :pserver:administrator@127.0.0.1:/mycvs passwd -r zyinxin -a zyx 

    這時生成文件內容如下:
    zyx:YT2p2NmdmUlEg:zyinxin
    zyinxin為該用戶的別名(它是參考系統用戶),

    注意:這個文件是不能在客戶端進行修改的,不能checkout出來。

      添加完成后你可以通過login來測試用戶zyx是否創建成功

      刪除用戶:
      cvs -d :pserver:administrator@127.0.0.1:/mycvs passwd -x zyx




    附:參考了網上一些資料,剛剛學習,愿一起進步。謝謝!

    posted @ 2011-01-02 16:34 wawlian 閱讀(673) | 評論 (0)編輯 收藏
    MyEclipse6.0的快捷鍵中把我們習慣性使用的Alt+/進行代碼自動補齊的快捷鍵改為了ctrl+空格,大家知道這是我們切換中英文輸入法的 鍵,所以我們需要更改這個快捷鍵,方法如下:
    1.
    選擇MyEclipse6.0菜單欄中的Window->preferences
    2.
    選擇General->keys;
    3.
    在右側中間的窗體中點擊word completion后再點擊remove binding,在下方的binding中隨便輸入一個快捷鍵;
    4.
    然后選擇Content Assist點擊Remove binding,在binding中輸入Alt+/
    5.
    點擊Ok就可以了。
    如果還是不提示有可能是提示功能被關了. 如下做
    1
    、菜單window->Preferences->Java->Editor->Content Assist->Enable auto activation 選項要打上勾
    2
    window->Preferences->Java->Editor->Content Assist->Advanced   上面的選項卡Select the proposal kinds contained in the 'default' content assist list: 中把 Other Java Proposals 選項打上勾就可以了。

    讓Eclipse,MyEclipse擁有Microsoft Visual Studio那樣的自動提示功能:

    一般默認情況下,Eclipse ,MyEclipse 的代碼提示功能是比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差很多的,主要是Eclipse ,MyEclipse本身有很多選項是默認關閉的,要開發者自己去手動配置。如果開發者不清楚的話,就不知道Eclipse ,MyEclipse的代碼提示功能一樣能像Microsoft Visual Studio的代碼提 示功能一樣強大。好了,廢話就說那么多了,讓我們來配置一下

    1.打開Eclipse或者MyEclipse,點擊 "窗口">>"首選項">>"Java">>"編輯器">>"內容輔助"

    2.在 "內容輔助" 面板里找到 "Java的自動激活觸發器" ,在  "Java的自動激活觸發器"  左邊的輸入框里輸入 ".abc ",點擊 "應用">>"確定"

    3.點擊 "文件">>"導出">> "常規" >> "首選項" 然后選擇你要導出的文件路徑

    4.用記事本打開剛才導出的文件,找到 ".abc",然后把它替換成 "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保存

    5.將剛才修改的文件導入到Eclipse或者是MyEclipse中,點擊 "文件">>"導入">>"常規">>"首選項",然后選擇剛才修改的文件這樣Eclipse, MyEclipse就可以像Microsoft Visual Studio那樣的自動提示功能了!

    posted @ 2010-12-29 20:28 wawlian 閱讀(360) | 評論 (0)編輯 收藏
    一、添加本地連接的"internet 連接共享"
     
    網絡連接 
    --> 本地連接 --> 屬性 --> “高級”選項卡 --> internet 連接共享 --> 勾選
    家庭網絡連接 
    --> 選擇“VMnet1”
     
    此時,VMnet1的ip地址被設為:
    192.168.0.1
     
    二、設置VM linux的ip。
     
    ip設為:從 
    192.168.0.1 到 192.168.0.254 之間的某一值
    submask設為:
    255.255.255.0
    gateway設為:
    192.168.0.1
    dns server設為:
    192.168.0.1
    posted @ 2010-12-24 14:28 wawlian 閱讀(856)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在安裝arcgis desktop sdk for .net framework 時,出現了錯誤,提示:
    installer information:
    the arcgis desktop sdk for the microsoft .net framework setup requires arcgis desktop 9.3 with the .net support feature。

    原因:

    你安裝了arcgis desktop,安裝之前是否已經安裝的net framework2.0?自定義安裝還是典型安裝的?最好自定義安裝,看看net支持的部分是否選擇上
    安裝arcgis desktop,但net支持的部分沒裝上(全部安裝是沒有選上的)

    修復一下arcgis desktop,把.net的支持裝上就OK

    posted @ 2010-09-21 22:31 wawlian 閱讀(568)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在地址欄輸入www.microsoft.com或者www.microsoft.com/china都無法訪問的解決方法:

    1、在“我的電腦”右擊現則 “服務” 在打開的服務列表中選擇 “ DNS Client” ,右擊 屬性 將“啟動類型” 改為 “手動”或者“禁用”,點擊“確認”。

    2、在“DNS Client”上右擊 選擇“停止” ,會出現正在停止的畫面。

    停止完后,在試試www.microsoft.com或者www.microsoft.com/china 應該都能訪問了。

    posted @ 2010-09-16 12:57 wawlian 閱讀(1308) | 評論 (4)編輯 收藏
    struts2中result常見的幾種轉發類型:dispatcher(默認)即內部請求轉發,redirect重定向,redirectAction,plainText。
    下面分別介紹以下幾種方式。

    1.dispatcher方式:
       這種方式是struts2中默認的轉發類型,即內部請求轉發,類似于forward的方式。這里不專門介紹。

    2.redirect方式:
       首先看一下以下的配置代碼片段:
    1 <action name="redirect">
    2     <result type="redirect">/add.jsp</result>
    3 </action>
       這時候,用戶在瀏覽器中訪問該action,例如,我們輸入URL:http://localhost:8080/hello/redirect.action,當用戶開始訪問,我們會看到,瀏覽器的url地址變成:http://localhost:8080/hello/add.jsp。這說明,配置的確實是瀏覽器重定向的方式。

    3.redirectAction方式:
       這種方式可以簡單的理解成轉向到另一個Action。這種配置往往在下面的情況下需要用到:例如,當管理員添加完一個用戶后,系統自動跳轉到用戶列表的界面。那么我們進行如下配置:
    1 <action name="redirectAction">
    2     <result type="redirectAction">listAction</result>
    3 </action>
        而其中的listAction是用來控制顯示所有用戶的action。并且,該action必須和redirectAction處在同一個package下面。那么如果不在同一個包下,則需進行如下配置:
    1 <result type="redirectAction">
    2     <param name="actionName">XXX</param>
    3     <param name="namespace">YYY</param>
    4 </result>
        其中XXX代表你要轉向到的Action的名稱,YYY代表該Action所在package對應的名稱空間。

    4.plainText方式
        這種方式一般來說使用的比較少,可能用到的情況:原樣輸出源代碼。配置如下:
    1 <action name="abc" >
    2     <result type="plainText">
    3         <param name="location">/index.jsp</param>
    4         <param name="charSet">UTF-8</param>
    5     </result>
    6 </action>
       這時,index.jsp的源代碼則會以文本方式顯示在瀏覽器中。


    posted @ 2010-09-04 14:21 wawlian 閱讀(753) | 評論 (0)編輯 收藏
            使用的是Hibernate3.2.x版本。數據庫采用的是MySQL5.1。實現保存用戶的功能。由于主要是搭建開發環境以及寫第一個測試的小應用,因此里面的代碼只是簡單的實現功能。
            1.下載Hibernate3.2。www.hibernate.org現在可能很難找到該版本,所以可以在百度搜索一下。下載后將壓縮文件解壓到本地硬盤,例如,我解壓到F:\hibernate-3.2目錄。
            2.安裝MySQL數據庫,創建一個叫hibernatefirst的數據庫,然后use該數據庫(關于MySQL安裝以及MySQL如何創建數據庫等這里就不詳細說了。)
            3.在MyEclipse中新建一個Java項目(不用是Web項目,Java項目即可),取名為hibernate。在項目下新建一個Folder,取名為lib,將hibernate解壓路徑下的hibernate3.jar文件,以及hibernate解壓路徑下的lib目錄下的所有jar文件一并拷貝到該lib目錄下。此外,hibernate作為一個持久層框架,其底層使用的依然是JDBC,因此,需要將MySQL的JDBC驅動加入該lib目錄下。這樣hibernate需要的jar文件就齊了。但是這些jar文件并沒有加入該項目的classpath中,因此是無法在項目中引用的。因此,選中項目下lib目錄下的所有jar文件,右鍵—>buildpath—>Add to Buildpath。
            4.環境已經搭建好了,開始第一個簡單的hibernate項目吧。在src目錄下新建包:com.xiaobai.hibernate.domain,在其下創建類User,代碼如下:
     1package com.xiaobai.hibernate.domain;
     2
     3import java.util.Date;
     4
     5public class User {
     6
     7    private int id;
     8    private String name;
     9    private Date birthday;
    10    public int getId() {
    11        return id;
    12    }

    13    public void setId(int id) {
    14        this.id = id;
    15    }

    16    public String getName() {
    17        return name;
    18    }

    19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20        this.name = name;
    21    }

    22    public Date getBirthday() {
    23        return birthday;
    24    }

    25    public void setBirthday(Date birthday) {
    26        this.birthday = birthday;
    27    }

    28}

    29

            5.為User類編寫映射文件User.hbm.xml。在com.xiaobai.hibetnate.domain包下創建該文件,作為新手肯定不知道該文件中到底應該寫點什么,沒關系,hibernate為我們提供的示例中有,copy過來再進行修改就好。到hibernate解壓路徑下的eg\org\hibernate\auction路徑下,拷貝一個User.hbm.xml文件過來,將<hibernate-mapping>標簽內的內容全部刪除,將<hibernate-mapping>標簽的package改成User類所在的包,也就是該映射文件所在的包。然后在<hibernate-mapping>標簽對中添加如下內容:
    1<class name="User">        
    2        <id name="id">
    3            <generator class="native"/>
    4        </id>
    5        <property name="name"/>
    6        <property name="birthday"/>
    7</class>
    差點忘了說明,映射文件的命名是XXX.hbm.xml,其中的XXX是你所要映射的domain對象的名稱,例如這里是User。
            6.編寫hibernate配置文件hibernate.cfg.xml。到hibernate解壓路徑下的etc目錄下拷貝一份到src目錄下,注意不在包下,而是在src目錄下。將以下代碼覆蓋copy過來的版本:
     1<!DOCTYPE hibernate-configuration PUBLIC
     2    "-//Hibernate/Hibernate Configuration DTD 3.0//EN"
     3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configuration-3.0.dtd">
     4
     5<hibernate-configuration>
     6    <session-factory>
     7        <property name="hibernate.connection.driver_class">com.mysql.jdbc.Driver</property>
     8        <property name="hibernate.connection.url">jdbc:mysql:///hibernate</property>
     9        <property name="hibernate.connection.username">root</property>
    10        <property name="hibernate.connection.password">******</property>
    11        <property name="hibernate.dialect">org.hibernate.dialect.MySQLDialect</property>
    12        <property name="hibernate.hbm2ddl.auto">create</property>
    13        
    14        <property name="show_sql">true</property>
    15        <mapping resource="com/xiaobai/hibernate/domain/User.hbm.xml"/>
    16    </session-factory>
    17</hibernate-configuration>
    前面數過,hibernate底層也是通過JDBC實現的,因此也需要提供連接數據庫的信息,所以前面四條屬性就不難理解了。由于hibernate能支持很多關系型數據庫,那么生成sql語句時,會根據數據庫不同而作一定的調整,所以,需要配置數據庫方言的信息,這就是第五條所配置的。默認情況下,我們只創建了數據庫,數據庫中并沒有User對應的表,因此,保存User對象前需要先創建表,那么第六條配置的就是這個內容。另外,第七條配置讓hibernate在打印生成的sql語句。最后,不要忘了將映射文件以資源的形式加入配置文件,這就是<mapping>標簽中配置的內容。這么多的屬性name是不用記住的,進入hibernate解壓路徑,etc目錄下有一個hibernate.properties文件,里面包含了所有的屬性的示例。在配置的時候照貓畫虎拷貝需要的過來進行修改即可。
            7.配置搞定,下面編寫一個測試類,代碼如下:
     1package com.xiaobai.hibernate;
     2
     3import java.util.Date;
     4
     5import org.hibernate.Session;
     6import org.hibernate.SessionFactory;
     7import org.hibernate.Transaction;
     8import org.hibernate.cfg.Configuration;
     9
    10import com.xiaobai.hibernate.domain.User;
    11
    12public class Base {
    1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4        Configuration cfg = new Configuration().configure();
    15        
    16        SessionFactory factory = cfg.buildSessionFactory();
    17        
    18        Session session = factory.openSession();
    19        
    20        Transaction tx = session.beginTransaction();
    21        
    22        User user = new User();
    23        user.setName("張三");
    24        user.setBirthday(new Date());
    25        
    26        session.save(user);
    27        tx.commit();
    28        
    29        session.close();
    30        factory.close();
    31        
    32        
    33    }

    34}

    35

    這段代碼僅僅是為了實現功能,實際上是很不完善的,后面的文章會討論如何寫完善的合理的代碼。運行該類。進入數據庫,發現數據庫中多了一張user表,查看里面的數據,已經添加了一條name為“張三”的數據。OK,第一個hibernate小示例完成了。
    posted @ 2010-08-28 18:56 wawlian 閱讀(1296) | 評論 (0)編輯 收藏
    配置一個Action:
    1<package name="hello" namespace="/action" extends="struts-default">
    2        <action name="helloworld">
    3                <result>/WEB-INF/page/hello.jsp</result>
    4        </action>
    5</package>
    Action的代碼如下:
     1public class HelloWorldAction {
     2    private String msg;
     3    
     4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5        return msg;
     6    }

     7
     8    public String execute(){
     9        msg = "我的第一個struts2應用";
    10        return "success";
    11    }

    12}
    訪問以下路徑:http://localhost:8080/struts2/action/helloworld依然可以訪問到jsp中的內容。這主要是因為Action中有很多默認配置:
    1.如果沒有為action配置class屬性,那么其默認值為ActionSupport。
    2.如果沒有為action配置method屬性,那么默認為execute
    3.ActionSupport類中有一個execute()方法,它返回一個常量SUCCESS,而該常量的值為"success"。
    4.如果沒有為result設置name屬性,默認為success。
    知道以上內容,則不難理解為什么即使省略了很多屬性的配置,依然能夠訪問到該Action了。
    posted @ 2010-08-27 21:20 wawlian 閱讀(194)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新建一個struts2項目,命名為struts2。按照如下XML文件配置一個Action:
    1<package name="hello" namespace="/action" extends="struts-default">
    2    <action name="helloworld" class="com.xiaobai.struts.action.HelloWorldAction" method="execute">
    3    <result name="success">/WEB-INF/page/hello.jsp</result>
    4    </action>
    5</package>
    將應用部署,訪問如下路徑:http://localhost:8080/struts2/action/sdf/dsf/32/d/helloworld 依然可以訪問到Action。
    這主要是因為Struts2對Action名稱的搜索是按照一定順序進行的。以上面的情況為例:
    1.struts2首先搜索命名空間為/action/sdf/dsf/32/d的包是否存在,存在的情況下,是否有helloworld這個Action;
    2.搜索命名空間為/action/sdf/dsf/32的包是否存在,存在的情況下,是否有helloworld這個Action;
    3.搜索命名空間為/action/sdf/dsf的包是否存在,存在的情況下,是否有helloworld這個Action;
    4.搜索命名空間為/action/sdf的包是否存在,存在的情況下,是否有helloworld這個Action;
    5.搜索命名空間為/action的包是否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能夠搜索到,因此,可以訪問到helloworld這個Action。
    此外,如果按照這種搜索順序搜索,發現所有的包均不存在,那么struts2則會到命名空間為""(默認命名空間)的包下面去找helloworld這個Action。
    posted @ 2010-08-27 21:02 wawlian 閱讀(563) | 評論 (2)編輯 收藏
    http://hi.baidu.com/zhougw03/blog/item/df08da3dfe214bc19f3d6292.html
    ASA SQL 用戶指南
    http://www.ianywhere.com/developer/product_manuals/sqlanywhere/0902/zh/html/dbugzh9/dbugzh9.htm

    模型檢查中的Existence of reference問題
    在tool-> check   model 
    當中選中option   標簽,然后選中table,接下來展開的東西你就明白了

    不是存在重復的名,而是默認情況下你的每個表都要建立索引/關聯什么的. 
    你可以在powerdesigner當中調整警告級別,不讓其檢查這個就可以了
    http://topic.csdn.net/u/20070703/15/d28fff5c-e726-4695-9bdb-901d2df5e97b.html
    create table category (
       ID                   int                  identity(100,1),
       Name                 varchar(31)          null,
       constraint PK_CATEGORY primary key (ID)
    )


    修改外鍵命名規則

    選擇Database—>Edit Current DBMS
    選擇Scripts-》Objects-》Reference-》ConstName
    可以發現右側的Value為:

    FK_%.U8:CHILD%_%.U9:REFR%_%.U8:PARENT%

    可見,該命名方法是:'FK_'+8位子表名+9位Reference名+8位父表名,你可以根據這中模式自定義為:

    FK_%.U7:CHILD%_RELATIONS_%.U7:PARENT%,

    可以使FK名稱變為FK_TABLE_2_RELATIONS_TABLE_1
    掌握這種方法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修改了

    生成建庫腳本SQL文件中的表頭注釋很討厭,可以在 Databse -> Generate Database (Ctrl+G)窗口中,選擇Options卡片,去掉Usage的Title鉤選項即可。

    添加外鍵
    Model -> References新建一條外鍵后,雙擊進入外鍵屬性,在“Joins”卡片中可以選擇子表的外鍵字段

    如何實現Name和code不自動相等
    如何實現在CDM中創建Entity時,Name和Code不自動對應

    -------------------------------------

    如何把NAME 列在 scrip里顯示出來

     修改字段生成規則。要給每個字段都添加一個注釋的話,同一窗口中展開 Script -> Object -> Column -> Add 的 Value修改為:

    %20:COLUMN% [%COMPUTE%?AS (%COMPUTE%):%20:DATATYPE% [%IDENTITY%?%IDENTITY%:[%NULL%][%NOTNULL%]][ default %DEFAULT%]
         [[constraint %CONSTNAME%] check (%CONSTRAINT%)]]/*%COLNNAME%*/

    其中的%COLNNAME%就是列的Name值(可以是中文)

    ---------------------------------------------------------------------------------

    POWERdESIGEN  自增長列的設置

    PDM里查看表的屬性,Columns選項卡,選中整列,查看列屬性,點左上方的properties圖標(有手形圖案的那個),此時打開一個設置窗口,General選項卡里面進行設置.   
    在列屬性的General標簽頁里有個Identity復選框,勾上就行了

    --------------------------------------
    1 如何在PowerDesigner下建索引
    2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建自增列
    3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檢查設計模型

      1 如何在PowerDesigner下建索引
      1 雙擊表設計圖,出來Table Properties,在Tab 頁中選擇 Indexes

      2 單擊新建索引的屬性,出現Indexex Properties

      3 增加一個索引包含的字段

      2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建自增列
     2 使用SqlServer 數據庫中的下列語句來完成
    建表語句中,在要做為自增列的字段中,加上如下
    IDENTITY(1,1)
    還有可以使用下面語句,重置自增種子
    dbcc checkident(ConfigSys,reseed,0);
      3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檢查設計模型
      1 在菜單欄中選擇 Tools -? Check Model, 如下圖

      2 選擇要檢查的每項設置

      3 確定后,將出來檢查結果匯總信息





    這段時間,使用PD做數據庫模型,感覺很不錯,將自已的經驗總給一下.還有許多功能我沒時間總結,以后有時間,繼續補吧
    1 如何在PowerDesigner下建索引
    2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建自增列
    3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檢查設計模型

    1 如何在PowerDesigner下建索引
    1 雙擊表設計圖,出來Table Properties,在Tab 頁中選擇 Indexes

    2 單擊新建索引的屬性,出現Indexex Properties

    3 增加一個索引包含的字段

    2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建自增列
    2 使用SqlServer 數據庫中的下列語句來完成
    建表語句中,在要做為自增列的字段中,加上如下
    IDENTITY(1,1)
    還有可以使用下面語句,重置自增種子
    dbcc checkident(ConfigSys,reseed,0);
    3 如何在PowerDesigner 下檢查設計模型
    1 在菜單欄中選擇 Tools -? Check Model, 如下圖

    2 選擇要檢查的每項設置

    3 確定后,將出來檢查結果匯總信息


    在 powerdesigner 中設置 自增 得索引不用那么麻煩,其實只要在 概念模型 中在 屬性中把columns中要自增得字段得類型設置成為 serial 就可以了! 

    1。使用PowerDesigner檢查數據庫設計錯誤~

    PowerDesigner 還可用于快速檢測新模型中的數據庫設計錯誤。

    檢查新的模式:

    從 [Tools] 菜單中選擇 [Check Model]。

    此時,就會出現 [Check Model Parameters] 對話框。可以使用缺省參數。

    另外也可以直接在空白處單擊右鍵,選擇Check Model...即可,我一般喜歡這樣用。

    單擊 [確定]。

    此時,在 [Result List] 中就會顯示 [Check Model] 的結果。

    2。如何將Conceptual Data Model (CDM)轉換成Physical Data Model(PDM)?

    即將概念數據模型轉換成物理數據模型。

    二者的區別是,CDM是純粹概念上的模型,PDM是和具體的數據庫類型相關的,比如SQL Server 2000或者Oracle。生成SQL語句當然也就需要從PDM生成。

    在菜單上選擇Tools -> Generate Phisical Data Model

    最后選擇你的數據庫類型,即可。

    3。使用PowerDesigner生成SQL語句~

    可以使用 PowerDesigner 生成一個 SQL 腳本,該腳本用于實施模型的所有組件。然后,使用 SQL 腳本生成一個數據庫。

    這時候要確保你用的是PDM。

    生成 SQL 腳本以新建數據庫:

    從 [Database] 菜單中選擇 [Generate Database]。

    此時,就會出現 [Database Generation] 對話框

    在 [Directory] 字段中鍵入 c:Temp,并在 [File Name] 字段中鍵入 NewDemo.sql。

    確保選中了 [ Generation]。

    單擊 [Database] 選項卡,并確保選中了 [Create Database]。

    瀏覽其它選項卡,以查看控制所生成腳本的許多其它屬性的選項。

    單擊 [確定]。

    創建腳本后,就會出現 [Result] 對話框。

    4。為什么出現Warning : table Existence of index 表名 ?

    說明該表沒有建立索引。不過這是一個警告,不是錯誤,可以不用理會它。

    5。如何建立聯合主鍵?

    聯合主鍵就是一個表里面有多個主鍵,比如一份學生選課的表里面,學生ID和課程ID就同時是主鍵。

    在設置Attributes,把2個字段的P那項都勾上,P表示Primary Key主鍵。

    6。如何建立外鍵Foreign Key?

    在PowerDesigner中,通過建立關系Relationship就可以自動建立外鍵,不需要手動添加。

    而建立Relationship有2種辦法:可以通過菜單選擇Model -> Relationships...,也可以通過在右邊的工具欄中拖拽Relationship控件。

    7。如何生成數據字典?

    通過菜單Report -> Report Wizard...可以生成

    注意可以選擇Template.因為我是通過PDM生成,所以選擇了Standard Physical Template~

    1、安裝PD v11.0版

    2、由生成建表腳本時,字段超過15字符就發生錯誤()
    原因未知,解決辦法是打開PDM后,會出現Database的菜單欄,進入Database - Edit Current DBMS -script-objects-column-maxlen,把value值調大(原為30),比如改成60。出現表或者其它對象的長度也有這種錯誤的話都可以選擇對應的objects照此種方法更改!
    或者使用下面的這種方法:
    生成建表腳本時會彈出Database generation提示框:把options - check model的小勾給去掉,就是不進行檢查(不推薦)!
    或者可以修改C:\Program Files\Sybase\PowerDesigner Trial 11\Resource Files\DBMS\oracl9i2.xdb文件
    修改好后,再cdm轉為pdm時,選擇“Copy the DBMS definition in model”把把這個資源文件拷貝到模型中。

    3、生成的建表腳本中如何把對象的雙引號去掉?
    打開cdm的情況下,進入Tools-Model Options-Naming Convention,把Name和Code的標簽的Charcter case選項設置成Uppercase或者Lowercase,只要不是Mixed Case就行!
    或者選擇Database->Edit current database->Script->Sql->Format,有一項CaseSensitivityUsingQuote,它的comment為“Determines if the case sensitivity for identifiers is managed using double quotes”,表示是否適用雙引號來規定標識符的大小寫,可以看到右邊的values默認值為“YES”,改為“No”即可!
    或者在打開pdm的情況下,進入Tools-Model Options-Naming Convention,把Name和Code的標簽的Charcter case選項設置成Uppercase就可以!

    4、建立一個表后,為何檢測出現Existence of index的警告
    A table should contain at least one column, one index, one key, and one reference.
    可以不檢查 Existence of index 這項,也就沒有這個警告錯誤了!
    意思是說沒有給表建立索引,而一個表一般至少要有一個索引,這是一個警告,不用管也沒有關系!

    5、創建一個表在修改字段的時候,一修改name的內容,code也跟著變化,如何讓code不隨著name變化
    Name和Code 的右側都有一個按鈕“=”,如果需要不同步的話,把這個按鈕彈起來就可以了。
    Tools->General Options->Dialog->Name to Code Mirroring (去掉)

    6、由CDM生成PDM時,自動生成的外鍵的重命名
    PDM Generation Options->Detail->FK index names默認是%REFR%_FK,改為FK_%REFRCODE%,其中%REFRCODE%指的就是CDM中Relationship的code!另外自動生成的父字段的規則是PDM Generation Options->Detail->FK column name template中設置的,默認是%.3:PARENT%_%COLUMN%,可以改為Par%COLUMN%表示是父字段!

    7、如何防止一對一的關系生成兩個引用(外鍵)
    要定義關系的支配方向,占支配地位的實體(有D標志)變為父表。
    在cdm中雙擊一對一關系->Detail->Dominant role選擇支配關系

    8、修改報表模板中一些術語的定義
    即文件:C:\Program Files\Sybase\PowerDesigner Trial 11\Resource Files\Report Languages\Chinese.xrl
    Tools-Resources-Report Languages-選擇Chinese-單擊Properties或雙擊目標
    修改某些對象的名稱:Object Attributes\Physical Data Model\Column\
            ForeignKey:外鍵
            Mandatory:為空
            Primary:主鍵
            Table:表
    用查找替換,把“表格”替換成“表”
    修改顯示的內容為別的:Values Mapping\Lists\Standard,添加TRUE的轉化列為是,FALSE的轉化列為空
    另外Report-Title Page里可以設置標題信息

    1。pd中復制一列是,實際上是一個鏈接。源列的變動同時體現在復制列上

    2。數據庫設計通常步驟:CDM缺定主要結構--》生成PDM--》在PDM上修改,必要時生成CDM

    3。若由pdm生成cdm再生成pdm,在pdm中修改過的外鍵名將被改回到默認值

    4。必要時可以通過修改模板(Database-Edit Current DataBase)改變腳本的格式。例如:
    Script-Objects-Column-Add的Value中開頭增加一行“--%COLNNAME%”以便在腳本中顯示列的中英文對照

    5。去掉討厭的name、code映射:Tools-General Options-clear the Name to Code mirroring check box

    6。對于大小寫不敏感的數據庫(如Oracle),PowerDesign在創建腳本時自動給表名和字段名加上雙引號,以“強字符串”形式來獲取區分大小寫,這樣給語句的編寫制造很多麻煩。去掉這個添足的功能:
    Database -〉Edit Current DBMS -〉Script. -〉Sql -〉Format -〉CaseSensitivityUsingQuote
    右邊面板參數值 Value 選擇No

    7。由cdm生成pdm,可以控制是否將關系生成引用;由pdm生成腳本,可以控制是否將引用生成外鍵

    8。對于oracle而言,為表設置選項(如tablespace GPSSYSTEM)可使其創建到正確的表空間;為主鍵設置選項(using index tablespace GPSINDEX)使索引創建到正確的表空間中

    1。使用PowerDesigner檢查數據庫設計錯誤~

    PowerDesigner 還可用于快速檢測新模型中的數據庫設計錯誤。

    檢查新的模式:

    從 [Tools] 菜單中選擇 [Check Model]。

    此時,就會出現 [Check Model Parameters] 對話框。可以使用缺省參數。

    另外也可以直接在空白處單擊右鍵,選擇Check Model...即可,我一般喜歡這樣用。

    單擊 [確定]。

    此時,在 [Result List] 中就會顯示 [Check Model] 的結果。

    2。如何將Conceptual Data Model (CDM)轉換成Physical Data Model(PDM)?

    即將概念數據模型轉換成物理數據模型。

    二者的區別是,CDM是純粹概念上的模型,PDM是和具體的數據庫類型相關的,比如SQL Server 2000或者Oracle。生成SQL語句當然也就需要從PDM生成。

    在菜單上選擇Tools -> Generate Phisical Data Model

    最后選擇你的數據庫類型,即可。

    3。使用PowerDesigner生成SQL語句~

    可以使用 PowerDesigner 生成一個 SQL 腳本,該腳本用于實施模型的所有組件。然后,使用 SQL 腳本生成一個數據庫。

    這時候要確保你用的是PDM。

    生成 SQL 腳本以新建數據庫:

    從 [Database] 菜單中選擇 [Generate Database]。

    此時,就會出現 [Database Generation] 對話框

    在 [Directory] 字段中鍵入 c:Temp,并在 [File Name] 字段中鍵入 NewDemo.sql。

    確保選中了 [ Generation]。

    單擊 [Database] 選項卡,并確保選中了 [Create Database]。

    瀏覽其它選項卡,以查看控制所生成腳本的許多其它屬性的選項。

    單擊 [確定]。

    創建腳本后,就會出現 [Result] 對話框。

    4。為什么出現Warning : table Existence of index 表名 ?

    說明該表沒有建立索引。不過這是一個警告,不是錯誤,可以不用理會它。

    5。如何建立聯合主鍵?

    聯合主鍵就是一個表里面有多個主鍵,比如一份學生選課的表里面,學生ID和課程ID就同時是主鍵。

    在設置Attributes,把2個字段的P那項都勾上,P表示Primary Key主鍵。

    6。如何建立外鍵Foreign Key?

    在PowerDesigner中,通過建立關系Relationship就可以自動建立外鍵,不需要手動添加。

    而建立Relationship有2種辦法:可以通過菜單選擇Model -> Relationships...,也可以通過在右邊的工具欄中拖拽Relationship控件。

    7。如何生成數據字典?

    通過菜單Report -> Report Wizard...可以生成

    注意可以選擇Template.因為我是通過PDM生成,所以選擇了Standard Physical Template~

    1、安裝PD v11.0版

    2、由生成建表腳本時,字段超過15字符就發生錯誤()
    原因未知,解決辦法是打開PDM后,會出現Database的菜單欄,進入Database - Edit Current DBMS -script-objects-column-maxlen,把value值調大(原為30),比如改成60。出現表或者其它對象的長度也有這種錯誤的話都可以選擇對應的objects照此種方法更改!
    或者使用下面的這種方法:
    生成建表腳本時會彈出Database generation提示框:把options - check model的小勾給去掉,就是不進行檢查(不推薦)!
    或者可以修改C:\Program Files\Sybase\PowerDesigner Trial 11\Resource Files\DBMS\oracl9i2.xdb文件
    修改好后,再cdm轉為pdm時,選擇“Copy the DBMS definition in model”把把這個資源文件拷貝到模型中。

    3、生成的建表腳本中如何把對象的雙引號去掉?
    打開cdm的情況下,進入Tools-Model Options-Naming Convention,把Name和Code的標簽的Charcter case選項設置成Uppercase或者Lowercase,只要不是Mixed Case就行!
    或者選擇Database->Edit current database->Script->Sql->Format,有一項CaseSensitivityUsingQuote,它的comment為“Determines if the case sensitivity for identifiers is managed using double quotes”,表示是否適用雙引號來規定標識符的大小寫,可以看到右邊的values默認值為“YES”,改為“No”即可!
    或者在打開pdm的情況下,進入Tools-Model Options-Naming Convention,把Name和Code的標簽的Charcter case選項設置成Uppercase就可以!

    4、建立一個表后,為何檢測出現Existence of index的警告
    A table should contain at least one column, one index, one key, and one reference.
    可以不檢查 Existence of index 這項,也就沒有這個警告錯誤了!
    意思是說沒有給表建立索引,而一個表一般至少要有一個索引,這是一個警告,不用管也沒有關系!

    5、創建一個表在修改字段的時候,一修改name的內容,code也跟著變化,如何讓code不隨著name變化
    Name和Code 的右側都有一個按鈕“=”,如果需要不同步的話,把這個按鈕彈起來就可以了。
    Tools->General Options->Dialog->Name to Code Mirroring (去掉)

    6、由CDM生成PDM時,自動生成的外鍵的重命名
    PDM Generation Options->Detail->FK index names默認是%REFR%_FK,改為FK_%REFRCODE%,其中%REFRCODE%指的就是CDM中Relationship的code!另外自動生成的父字段的規則是PDM Generation Options->Detail->FK column name template中設置的,默認是%.3:PARENT%_%COLUMN%,可以改為Par%COLUMN%表示是父字段!

    7、如何防止一對一的關系生成兩個引用(外鍵)
    要定義關系的支配方向,占支配地位的實體(有D標志)變為父表。
    在cdm中雙擊一對一關系->Detail->Dominant role選擇支配關系

    8、修改報表模板中一些術語的定義
    即文件:C:\Program Files\Sybase\PowerDesigner Trial 11\Resource Files\Report Languages\Chinese.xrl
    Tools-Resources-Report Languages-選擇Chinese-單擊Properties或雙擊目標
    修改某些對象的名稱:Object Attributes\Physical Data Model\Column\
            ForeignKey:外鍵
            Mandatory:為空
            Primary:主鍵
            Table:表
    用查找替換,把“表格”替換成“表”
    修改顯示的內容為別的:Values Mapping\Lists\Standard,添加TRUE的轉化列為是,FALSE的轉化列為空
    另外Report-Title Page里可以設置標題信息

    1。pd中復制一列是,實際上是一個鏈接。源列的變動同時體現在復制列上

    2。數據庫設計通常步驟:CDM缺定主要結構--》生成PDM--》在PDM上修改,必要時生成CDM

    3。若由pdm生成cdm再生成pdm,在pdm中修改過的外鍵名將被改回到默認值

    4。必要時可以通過修改模板(Database-Edit Current DataBase)改變腳本的格式。例如:
    Script-Objects-Column-Add的Value中開頭增加一行“--%COLNNAME%”以便在腳本中顯示列的中英文對照

    5。去掉討厭的name、code映射:Tools-General Options-clear the Name to Code mirroring check box

    6。對于大小寫不敏感的數據庫(如Oracle),PowerDesign在創建腳本時自動給表名和字段名加上雙引號,以“強字符串”形式來獲取區分大小寫,這樣給語句的編寫制造很多麻煩。去掉這個添足的功能:
    Database -〉Edit Current DBMS -〉Script. -〉Sql -〉Format -〉CaseSensitivityUsingQuote
    右邊面板參數值 Value 選擇No

    7。由cdm生成pdm,可以控制是否將關系生成引用;由pdm生成腳本,可以控制是否將引用生成外鍵

    8。對于oracle而言,為表設置選項(如tablespace GPSSYSTEM)可使其創建到正確的表空間;為主鍵設置選項(using index tablespace GPSINDEX)使索引創建到正確的表空間中

    posted @ 2010-08-27 10:45 wawlian 閱讀(9160) | 評論 (1)編輯 收藏
    僅列出標題
    共4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2025年5月>
    27282930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
    1234567

    常用鏈接

    留言簿

    隨筆分類

    隨筆檔案

    搜索

    •  

    最新評論

    閱讀排行榜

    評論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东京热|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美女裸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无砖砖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看| 丁香花免费高清视频完整版|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免费|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黄色网页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天天干在线免费视频| 一个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69成人免费视频| 黄网站色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蜜芽| 一个人看的在线免费视频| 免费看内射乌克兰女| 免费一级特黄特色大片|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青青草97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 国产在线jyzzjyzz免费麻豆| 青青草无码免费一二三区| 精品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王色电影| 立即播放免费毛片一级|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播放一级| 无码的免费不卡毛片视频|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caoporm超免费公开视频| 一级一级一级毛片免费毛片| 韩国免费A级毛片久久| 嫩草在线视频www免费看|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67194熟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