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如何得到RequestDispatcher
有三種方法可以得到Request Dispatcher對象。
1.javax.servlet. ServletRequest的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path)方法,其中path可以是相對路徑,但不能越出當前Servlet上下文。如果path以"/"開頭,則解析為相對于當前上下文的根。
2.javax.servlet. ServletContext的getRequestDispatcher(String path)方法,其中path必須以"/"開頭,路徑相對于當前的Servlet上下文。可以調用ServletContext的getContext(String uripath)得到另一個Servlet上下文,并可以轉向到外部上下文的一個服務器資源鏈接。
3.使用javax.servlet. ServletContext的getNamedDispatcher(String name)得到名為name的一個Web資源,包括Servlet和JSP頁面。這個資源的名字在Web應用部署描述文件web.xml中指定。
這三種方法的使用有細微的差別。比如,下面是一個應用的配置文件web.xml:
"
FirstServletBR>org. javaresearch.redirecttest.ServletOneBR>BR>
SecondServletBR>org.javaresearch. redirecttest.ServletTwoBR>BR>
FirstServletBR>/servlet/firstservlet/BR>BR>
SecondServletBR>/servlet/secondservlet/BR>BR>/P>
其中定義了兩個Servlet,名字分別為FirstServlet和SecondServlet,對應的類分別為org.javaresearch. redirecttest.ServletOne和org. javaresearch.redirecttest.ServletTwo。可以在瀏覽器中通過類似于下面的鏈接訪問:
http://localhost:8080/servlet/firstservlet/
使用1中方法,例如在firstservlet可以寫入下面的代碼: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secondservlet");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此時控制權將轉向到第二個Servlet了。
使用2中的方法,可以從Servlet Context中得到RequestDispatcher代碼如下:
RequestDispatcher rd = getServletContext().getRequest
Dispatcher("/servlet/secondservlet");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使用3中的方法,從上面的web. xml配置文件可以看到定義了兩個Servlet,名字分別為FirstServlet和SecondServlet,所以可以得到命名的Dispatcher:
RequestDispatcher rd = getServletContext().getNamedDispatcher("SecondServlet");
rd.forward(request, response);
這樣也可以重定向到SecondServlet了。
JSP頁面中的重定向
JSP在解析后編譯為一個Servlet運行,所以在JSP中也可以使用上面的重定向代碼,并且,JSP還提供了更便利的操作,如下:
JSP頁面執行到這兒,將終止當前的處理,將控制權交由nextpage.jsp。
?4。如何選擇
RequestDispatcher.forward()方法和HttpServletResponse.sendRedirect()方法的區別是:前者僅是容器中控制權的轉向,在客戶端瀏覽器地址欄中不會顯示出轉向后的地址;后者則是完全的跳轉,瀏覽器將會得到跳轉的地址,并重新發送請求鏈接。這樣,從瀏覽器的地址欄中可以看到跳轉后的鏈接地址。所以,前者更加高效,在前者可以滿足需要時,盡量使用Request Dispatcher.forward()方法,并且,這樣也有助于隱藏實際的鏈接。在有些情況下,比如,需要跳轉到一個其它服務器上的資源,則必須使用 HttpServletResponse.sendRequest()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