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作為一門開源語言,他是我們這些草根站長的福音,學習PHP,學習的不是金錢,不是技術本身,而是那執著追求一件事兒的夢想,為夢想而學習,將使我不再感覺枯燥,乏味,相反讓我樂在其中。
posted @
2012-02-07 18:36 leexiaoyang 閱讀(10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摘要:編程更需要的是知識、經驗、判斷力等等,這些都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退化。換句話說,編程是可以干一輩子的。這一點,和那些專業體育選手略有不同。
生平:
松本行弘(Yukihiro Matsumoto),1965年4月14日出生于日本鳥取縣。1984年,就讀于筑波大學第三學科信息學系。2年后休學,成為末日圣徒耶穌基督教會的宣講師。大學復學后,加入中田育男教授的研究室。1990年大學畢業。后在島根大學攻讀博士課程,修滿學分后退學,未獲學位。
現任株式會社Network應用通信研究所研究員、樂天株式會社樂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Ruby association 理事長、Heroku首席構架師。
經歷篇:
高中時代:用自己設計的語言編程
第一次接觸電腦,是小學6年級。父親給我買了一個口袋型電腦L-Kit16,當時真是激動壞了。到了初中3年級,父親又給我買了Sharp PC-1210,這個時候我第一次知道編程這個概念。只要發出指令,計算機就能按照你的指令進行操作,真是有意思極了!
我的父親,是建筑公司的一個普通的上班族。他之所以買電腦,是用來計算建筑數據的。沒想到這兩臺電腦成了我的玩具(笑)。
回憶起小時候,感覺一天到晚都在看書。我家前面有一個書店,我天天都泡在那里。有時候朋友來玩,我讓他到家里來,他卻指著書店說:那不是你家嗎?那時候什么都看,科幻小說呀,漫畫呀。百科全書全都記在腦子里。總之就是特別喜歡文字。實在沒東西看,就看藥品的說明書(笑)。
上了高中之后,就迷上計算機了。成天看計算機雜志。能讓計算機按照自己的指示來運行,這比什么都有意思。特別是對編程語言非常感興趣。當時對匯編語言、Basic都不喜歡,不想用它們來編程(笑)。于是我就開始自己發明語言,然后用這種語言來編程,寫在筆記本上。不過這本筆記已經不知道去哪兒了,真遺憾。當時連語言的名字都想好了。當然了,不是Ruby啦。不好意思說,哈哈。
大學時代:不是去圖書館就是去研究室
大學我考上了信息科學學院。在那里我接觸了許多在書中看到但從未使用過的軟件和語言。大學里的老師都是我高中讀過的書的作者,簡直太不可思議了。不過,研究室里我是最不聽話的,老是貓在那里設計自己的語言(笑)。
當時是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的年代,但是我一點兒都沒有閑著。整天泡在圖書館里,看了許許多多書。休息的時候就去電影院或者是書店(笑)。我不擅長運動,也不關心身邊的人都在干什么。我從小就喜歡讀書,雖然最近拜網絡所賜,讀得少了(笑)。閱讀各領域的書籍,對我的成長影響很大。另外,我還常常關在研究室里。比如通宵在研究室里弄電腦,到了早上回家洗一下澡,然后再到研究室去(笑)。當時是80年代后期,研究室里已經連上網絡了,我常常看BBS、新聞什么的。能接觸到很多聰明的人物,覺得非常有意思。
當時是計算機的黎明期。我父親是反對我考信息科學學院的。什么計算機,什么編程,當個興趣就得了。不過我真是太喜歡計算機了。未來的出路我從未考慮過。可謂是義無反顧了。
經濟不景氣,開始開發Ruby
1990年畢業之后,我進了一家軟件公司。我找工作有一個原則:堅決不在東京工作。我從小在農村長大,不喜歡人多的地方。花1、2個小時去上班,那簡直不可想象。我其實更適合在小地方工作,不過那樣的話可以選擇的公司就比較少。后來遇到濱松一家軟件公司招聘,我就去了那里。
我的主要工作是公司內部OA軟件的開發。當時的電子郵件只能發送文字,我就弄一個可以粘貼附件的軟件。有意思。公司一般會給我一個大致的范圍,然后讓我自由地去發揮。因為喜歡這個工作,所以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當時的夢想就是一輩子做一個程序員。即使將來當爺爺了,也要繼續工作。
過了幾年,泡沫經濟崩潰的后續影響開始顯現出來。公司的業務一下子少了許多。時間非常充裕,于是我就想自己干一點事情,開始開發Ruby。這些我都是在公司弄的,也和同事交流過,同事亦給我許多幫助。
1年之后,我去了另一家公司,叫做名古屋CAD vendor。因為原來那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已經非常不好了。雖然我對工作很滿意,環境呀、人際關系呀都很好,不過當時我結婚有了家庭,考慮的東西就會多一些。萬一公司倒閉了,那就比較慘了。而且我也想趁自己比較有優勢的時候把自己推銷出去。當時能做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的人還是比較少的。
1995年,松本行弘將Ruby公開于眾。反響極其熱烈。
理念篇:
還是當怪才比較好
很多人都比較奇怪,我的數學怎么會那么差。高中時我甚至考過全班最低分。擅長計算機的人數學就一定好,這只是人們的臆想而已。
在日本的教育體制下,學生都被培養成面面俱到可又面面平庸的綜合型人才。不過,我遇到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是一些在某些方面特別強,但在某些方面特別差的人。我的數學從來就是1(滿分為10分),一旦到了程序語言的考試,我則有取得1000分的自信(雖然滿分為100分)(笑)。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上限,綜合型人才往往是全面發展,而那些怪才往往專注于磨練他的專長。這樣的人走上社會之后,更容易成功。
我開發計算機語言的初衷
所謂軟件,其目的就是讓計算機為人類工作。正因為人類的大腦有一定的能力限度,所以需要讓計算機承擔大部分的工作,讓人腦空出來去解決更難的問題。因此我開發了ruby這樣面向對象的腳本語言。
我為什么不自己創業
我是一個數學很差的人(笑)。讓我算錢,就更差了。很多人都會問我為什么不自己做公司,這是因為我實在不擅長。我現在的工作,能讓我自由、專注地開發程序。這樣就足夠了。
編程人員不需要擅長數學
編程人員要做的其實就是傾聽客戶需求,寫下來,然后借助計算機語言讓計算機去執行相應的任務。這哪里需要數學嘛?大家不要被表象所迷惑。算術反正有計算器,不用愁。而在計算機的世界里,比數學更重要的,是作為人本身所需要的一些技能。比如傾聽能力、理解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溝通能力。
編程是一種體育運動
很多人年輕時都熱衷于體育運動,有些人上了年紀依然熱衷。很不巧,我從小就不擅長體育,不過我能理解那些體育愛好者的感受。體育能夠使人生變得豐富多彩。而編程其實與體育有著許多共同之處。可能很多人覺得編程和體育根本不沾邊。不過,請你試著想一想,棋類常常被歸類為體育運動之一,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其實是一種腦力運動。
說到編程和體育的共通點:
第一,兩者都需要通過反復練習才能獲得技術上的提升。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程序員,知識和經驗都很重要。編程人員常常需要以苦為樂。
第二,編程對美和速度的追求,與體育相似。優秀的程序言對自己作品中蘊含的程序之美,非常執著。另外,程序員在進行性能調優時的測定行為,以及對自我瓶頸的突破,和游泳以及田徑選手有類似之處。
編程是一種興趣
在日本,棒球愛好者可謂多如牛毛,可是真正成為專業棒球手的卻是屈指可數。大多數人都是因為興趣才接觸棒球的。同樣,有許多人愛好編程,于是世界上誕生了許多開源軟件。同時,解決程序bug的過程,和解謎的過程一樣,都是充滿驚喜的。
不過和專業的體育選手不同的是,很多專業程序員并不是因為喜愛編程才干上這一行的。這一點,著實是比較悲哀的事。
編程是一種交流
在大家的印象里,編程其實就是坐在計算機前敲打鍵盤。不過這個工作其實非常人性化。至今依然沒有出現能夠自我編程的計算機,這也說明了編程是一種人類活動,甚至可以說,只有人才能編程。此外,程序編寫出來是供給人類使用的。理解人的追求、人的感受,對于編程人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當一個團隊聯合進行編程工作時,團隊成員之間的溝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編程是一種創造
多年來,我對編程的熱愛從未有絲毫減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編程是一種創造性的工作。只要有一臺計算機,就能從無到有,構建出一個新的世界。編程的世界中,沒有重力、因果等等現實世界中的制約因素。如此自由的創造性活動,除編程外,別無他選。我能通過編程,創造出一個我想象中的世界。這是編程最大的魅力。
編程是一生的事業
和許多活動相比,編程不需要體力。如果你不去那些徹夜加班的公司,那基本上年齡和體力都不是問題。編程更需要的是知識、經驗、判斷力等等,這些都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退化。換句話說,編程是可以干一輩子的。這一點,和那些專業體育選手略有不同。
日本有一個說法:35歲是程序員的退休年齡。我的身邊的確有許多30歲左右就漸漸遠離編程的朋友。與其說是因為他們能力低下,不如說是社會因素使然。在日本的IT界,優秀程序員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認可,再加上論資排輩的傳統以及職業價值的不平衡,35歲成為一個分水嶺。
實際上,國外許多著名的編程人員即使到了暮年也依然活躍在第一線。我的大學導師,退休之后依然高產,因為退休使他沒有雜事的干擾,能夠專心致志地干他想干的工作。干一輩子編程,也是我的夢想。編程本來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因為覺得有趣,所以進步很快,能編出優秀的語言來。如果你覺得編程只是一種謀生手段的話,那還是趁早辭職吧。快樂編程能使你的人生碩果累累,我相信。
posted @
2012-02-05 14:06 leexiaoyang 閱讀(137)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你認為所有比爾蓋茨的財富都是從人們那里搶來的嗎?那是2008年夏天,多年以來開源社區將微軟公司視作頭號公敵。七年以前,微軟CEO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曾將Linux稱作“惡性腫瘤”。2007年夏天,微軟法律顧問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和授權許可主管霍拉西奧·古鐵雷茲(Horacio Gutierrez)告訴《財富》雜志,Linux侵犯了微軟的235項專利,并暗示將對任何使用Linux的大型企業收取授權費。
他已經退還了,帶著熱心,還給了世界上那些最貧困的人。你認為Apple公司的所有財富都是從人們那里敲詐來的嗎?Apple還拿著這些錢,史蒂夫喬布斯還拿著他的股份。
史蒂夫喬布斯配得上那些長篇累牘的贊譽。他是一個最偉大的技術人員,生意人,商人以及我們這一代人中最有魅力的領導人。他對于CEO們來說就像是橄欖球場上的George Best—一個超級明星。
posted @
2012-02-03 15:24 leexiaoyang 閱讀(161)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不論在什么行業,尤其是在我們這個吃年輕飯的的 IT 行業,尤其是敲代碼的程序員。我們就應該要記住上面這個道理。
很多人用一種打工的心態過日子,在公司領薪水。薪水領得再多,那都是“挑水”。人的力氣總是有限的,年紀大了,挑水就常常體力不支。
我確信,當管理層不把程序員當人看時,他們可以輕松地談論招人和裁員。
我確信,當你不把程序員當人看時,你可以輕松裁員,把項目以每小時7美元的價格外包,然后再雇傭同樣的開發人員來修復(或重寫)你那糟糕的軟件項目。
我確信,當你不把程序員當人看時,你可以輕松用停車位測試方法來判斷效率和能力,無須用心來評估項目、進度和質量。
我確信,當你不把程序員當人看時,在你知道程序員們江郎才盡要暗淡出局后,你可以輕松壓榨他們,無須去投資忠誠又高效的勞動力。
posted @
2012-01-31 14:34 leexiaoyang 閱讀(7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Win7剛開始出來的時候大家蜂擁而至而我卻抱著XP不放,但是最近這段時間開始接觸Win7系統,這部系統給我的印象是界面非常華麗,比起之前的XP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真要說到與XP的綜合評價的話,我認為還是XP要好用一些,XP在我的心目中已經建立起了不可動搖的地位。 記得在2002年的那個夏天媽媽和爸爸給我買了一臺臺式電腦。里面預裝的系統就是XP,當時感覺XP界面不僅華麗,而且十分好上手,特別是相比現在的Win7來說,上手幾乎不用學習。而現在使用的Win7就不同了,雖然桌面效果在進步,但是操控性不如以前便捷了,就拿占用資源來說,Win7消耗的內存實在太大,像2G的內存根本就吃不消,而用XP只需要1G就能飛速運轉了,而且在將Win7改回XP的時候也是異常的麻煩。可能和系統的成熟度也有原因吧
posted @
2012-01-30 14:01 leexiaoyang 閱讀(89)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對于企業網站發展,我一直有話要說。企業網站和一般網站不同的地方,主要體現在盈利方式的不同。許多一般網站通過網絡廣告投放,只需要大量的網站流量(流量的質量沒有一定的要求)。 個人的主要是寫一些自己的日志、心情,分享一下心得體驗之類的,企業網站則具有網絡營銷的性質,主要是展示產品、企業文化、理念等等。 大家在平時做站的過過程中,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現象。比如有些網站有流量但收入卻很少,比如用戶會去點擊排名靠下的網站,比如搜索引擎會把不帶官方字眼的網站排名前三。
posted @
2012-01-19 14:51 leexiaoyang 閱讀(90)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到底是自己寫代碼建站好還是使用一鍵建站好,因為之前我也接觸過許多大型的開源建站系統像Ecshop、織夢、Dz等等,用了以后感覺確實方便但并不是說這些東西是不需要學習的拿來就用。因為每一款建站工具都有它自己的模版語言,只有把模版語言給學會了。才能自由的在上面進行模版的替換,所以建站系統的使用也是需要技術含量的,相比建站系統,本人人為寫代碼建站更有針對性一些,針對一些用戶定制的產品,比方說哪些地方需要特別的功能等等,這時使用開發的方式效果會更好一些,看來這兩種方式也是要以何種業務而定的。
posted @
2012-01-18 14:33 leexiaoyang 閱讀(8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在IE67日漸邊緣的如今,2012可能是前端重心轉移最為明顯的一年。于此也就不去考慮過時瀏覽器的兼容性了,對于它們,能看看內容就已經不錯了,管它美不美觀錯不錯位,時代在進步,往前看才不至于失業。
圖形和圖表主要用于以如餅圖、折線圖、條形圖等方式展示數值數據的直觀形式。有眾多的技術利用CSS3來創建不同的圖表。在任何Web行業,一個良好和優秀的數據演示可以讓客戶直觀了解你分析的內容。
posted @
2012-01-17 18:07 leexiaoyang 閱讀(9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