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11月17日
今天楊長升在新浪科技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騰訊日前已收購開心網部分股份,有意成為開心網大股東。”據了解,早在8月就曾有消息稱,騰訊已收購開心網部分股份,現有一位投資界人士處證實了最新的消息:“騰訊參股開心網確有其事,投資額估計應在一億美元左右。”并有記者向開心網CEO程炳皓致電求證,電話并未接通。當時,開心網公司副總裁郭巍在電話中表示,“說收購并不準確,但也不是毫無根據的說法。”由此可見,此事并非空穴來風。那么騰訊收購開心網意欲何為呢?
首先我們來看下,開心網由北京開心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辦于2008年3月,是國內第一家以辦公室白領用戶群體為主的社交網站。開心網為廣大用戶提供包括日記、相冊、動態記錄、轉帖、社交游戲在內的豐富易用的社交工具,使其與家人、朋友、同學、同事在輕松互動中保持更加緊密的聯系。成立3年多以來,網站注冊用戶已突破一億,已發展成為中國最領先和最具影響力的實名化社交網站。

開心網雖然曾被視為中國白領交友領域的黑馬。2008、2009兩年,開心網的“偷菜”、“爭車位”等游戲曾讓中國用戶廢寢忘食,或許正在看文章的你就曾經一度半夜起來偷菜,一時風光無二。然而開心網卻沒有把握好時機,沒有抓住機遇,沒能夠實現上市的夢想,而同類的人人網已經成功上市了。
在2010年,新浪微博這批黑馬殺出來了,開心網的流量受到相應下滑。同時,開心網的社交游戲遇到周期性瓶頸等因素,價值和競爭力開始遭到爭議。對于開心網前途的各種揣測,也開始甚囂塵上。

而這次開心網和騰訊的聯姻或許對于開心網來說是個不錯的歸宿。那么騰訊聯姻開心網又是為何呢?據了解截至目前,開心網注冊用戶超過1.2億,且主要集中在一線城市的白領用戶。而我們來看看下騰訊同類產品騰訊朋友的用戶群體主要則是高校人群及二三線城市用戶,這剛好彌補了騰訊的這一空白。到時候騰訊來個騰訊朋友與開心網大整合就基本覆蓋中國SNS領域的人群,從而造就個新的騰訊朋友,進一步鞏固自己的疆土。并且開心網的這些高端白領用戶的消費能力也是十分可觀的,到時候騰訊再來幾個增值服務,收益也是很可觀的。(楊長升/文) 
posted @
2011-11-17 23:01 楊長升 閱讀(86)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以往大家獲取信息主要是通過搜索引擎,然而搜索引擎獲取的信息往往是過時的。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網民對新興資訊速度和實時性的更高要求,實時搜索(是對互聯網上的一些信息進行即時、快速搜索,實現即搜即得的效果,頁面會自動進行刷新)的需求越來越高。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的數字,2011年上半年,我國微博用戶數量從6331萬增至1.95億,半年增幅高達208.9%。微博在網民中的普及率從13.8%增至40.2%。成為用戶增長最快的互聯網應用模式,甚至有報告稱“微博成網民爆料的首選方式”。隨著微博的飛速發展,用戶信息獲取需求也呈直線增長勢態,而面對微博每天海量的信息,如何找到自己所需的內容?面對每條不超過140字的短信息,怎樣在微博中找到相關內容?這都顯示了微博搜索的必要性。那么這微搜索時代,誰會是下一個霸主呢?
一、搜搜微博
早在2011年2月17日,騰訊搜搜就推出了微博實時搜索(http://t.soso.com/)。然而通過體驗發現,搜索結果包括騰訊微博、網易微博、人民微博、鳳凰網微博等微博內容,但大部分內容來自于騰訊微博,并且沒有新浪微博的內容。比如在soso微博中輸入最近搜索熱詞“光棍節”,得到的搜索結果從首頁來看90%是來至騰訊微博。由此看來騰訊的搜搜微博頂多也只能算個內部搜索。

二、新浪微博搜索
新浪微博搜索是在10月20日推出了獨立搜索頁面——s.weibo.com,分析人士稱此舉或許意味著微搜索時代的來臨。新浪微博搜索作為一款基于新浪微博的垂直搜索,目前微博搜索只對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現在搜索內容包含索用戶、微博圖片、視頻、音樂、短鏈、活動、微群、投票、應用等。形式上看很像一款傳統的搜索引擎了,加上新浪微博目前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微博。據悉,在微博搜索頁面上,用戶可以進行用戶、活動、群聊、投票以及應用的搜索。TechWeb搶先進行了測試,以“卡扎菲”為關鍵詞,得到搜索結果約275萬,而同一時間百度搜索結果為4000萬。新浪微博搜索剛推出不久就有很多的網友笑談估計這下小李子睡不安穩了。可惜新浪微博搜索的體驗并不完美,導致有業界人士說“新浪微博的站內搜索做得太差,如果哪個公司做個譜的第三方搜索插件前景一定不錯”,也許是新浪經驗不夠還需要向小李子多多請教啊。加上新浪微博搜索所有的搜索內容都是來自新浪微博,更是一個完完全全的自家搜索,因此目前的影響力很有限。

三、網易有道
網易有道搜索于2010年4月15日推出實時搜索功能,網易有道也是國內第一家提供實時搜索服務的搜索引擎。有道實時搜索的測試版中包括了新浪微博、網易微博、搜狐微博等數據來源,并針對各個數據源進行了整合優化。有道這次率先在國內推出實時搜索服務,也是順應國內微博發展趨勢之舉,并成為第一家滿足用戶對實時信息獲取需求的中文搜索引擎。為了方便國內用戶在搜索引擎查詢中更簡單容易地查看微博實時數據,包括微博中大量來自草根人群的文字、圖片、視頻內容,有道實時搜索測試版提供了多項方便實用的功能包括整合不同微博內容統一展示、“詳細”內容展開欄、圖片預覽功能、短鏈接轉換、視頻信息標識等等,然而由于有道搜索以及網易微博目前在國內同行中的市場份額情況來看,互聯網評論人士楊長升認為網易有道即時搜索很難有大的作為。

四、中搜微博
中搜可能有的朋友不是很清楚,中搜(原慧聰搜索)是國內領先的搜索引擎公司。10月19日,中搜在其第三代搜索引擎平臺發布會上同步推出了微博搜索。相對于其他的微博搜索中搜的微博搜索具有一個優勢:開放。目前各大微博平臺都具有一定的排他性,網民使用微博自帶的搜索基本只能找到本平臺的內容或是側重本平臺的內容,各平臺之間的信息難于實現真正共享,這無疑是和互聯網整體趨于開放的大趨勢相違背的,而這也使得出現開放的跨平臺的微博搜索成了必須。而目前在中搜的微博搜索中尋找信息,信息源覆蓋了新浪、騰訊、網易等國內主要的微博平臺,這就打破了微博間的“門戶之爭”,使微博真正成為一個跨平臺的開放的信息庫。但是中搜雖然迎合這一大勢,但是由于目前中搜的影響力。楊長升認為中搜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五、谷歌即時搜索
Google調整搜索引擎算法強化實時信息推出“新鮮算法( freshness algorithm)”,11月4日,Google周四對搜索引擎算法進行大調整,主要是強調時間因素影響。在調整之后,許多搜索結果會更為及時,它會影響35%的搜索。之所以做出這種改變,是因為一些用戶對實時信息需求增加,如來自Twitter、FriendFeed及其它網站的信息,Google的一些搜索結果顯得過時。例如,如果你搜索今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何時直播,搜索結果中包含去年的內容。谷歌雖然強悍,然而黨國更加的威武。隨著谷歌退離大陸轉向香港之后,就注定了谷歌在中國的命運了,自然谷歌的即時搜索在中國也是很難起波瀾的。
六、百度即時搜索
11月2日,百度微博搜索內容悄然上線,在搜索結果中也嵌入了微博內容,正式進軍即時搜索。百度搜索主要是整合微博搜索內容,在搜索結果中嵌入了微博內容。現在在百度搜索部分名人、事件可以看到嵌入“微博最新搜索結果”一項。目前百度實時搜索結果微博內容包含騰訊、網易、搜狐微博等平臺的內容,其中以騰訊微博內容為主,并未顯示新浪微博的相關內容。那么百度聯合騰訊微博、網易微博、搜狐微博等能否成為微搜索中的霸主呢?當然這個有待時間來進一步驗證。

七、其他微博垂直搜索
當然在關鍵時刻,往往有黑馬殺出來,這個黑馬會是你么?
縱觀國際市場,google、bing、yahoo搜索先后推出了各自的實時搜索產品,提供包括twitter等數據來源的實時搜索服務,其中 google的twitter搜索占據了目前google日均總查詢數的9%,而專業實時搜索網站tweetmeme的Alex全球排名也已經達到451 位。回望國內微博即時搜索,繼Google、微軟必應、雅虎搜索之后,搜搜、新浪、網易、百度等都已推出了實時搜索功能。可見微搜索時代即將到來,那么這個微搜索的霸主會是新浪微博搜索么?還是搜搜微博?還是百度即時搜索?又或是那傳說的黑馬?
本文由速途網專欄評論楊長升發布:http://www.seo0596.com/post/237.html,轉載請保留出處!
posted @
2011-11-17 23:01 楊長升 閱讀(95)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則報道,內容如下:《財富》雜志2011年中國500強排行榜揭曉,包括“青島海爾”、“廣州美的”、“珠海格力”、“四川長虹”等多家知名家電企業入圍100強。入圍百強的家電企業已全部注冊“.中國”域名,而包括海爾、長虹在內的多家企業已率先啟用“.中國”域名,網民可通過在地址欄中輸入這些企業注冊的“.中國”域名實現對其網站的便捷訪問。

.中國正當其時
什么是“.中國”域名
首先為大家介紹下什么是“.中國”域名。中國域名,是指以中文國家代碼頂級域“.中國”結尾的域名。它不僅是多語種域名,也是我國國家域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信息產業部域名體系公告,“.中國”是在互聯網上標識中國的中文頂級域名,“.CN”是在互聯網上標識中國的英文頂級域名。
“.中國”時代真的來臨了么
為什么很多人認為中國域名的時代來臨了呢?認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1)中國越來越強大了,越來越發達了,在世界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了;
2)相對于com、net域名基本找不到比較好的了,而中文域名域名資源豐富,可以獲得滿意的域名;
3)注冊一個中文.中國域名,自動獲得中文.cn,注冊一個簡體中文域名,自動獲贈繁體中文,域名注冊手續簡便、快捷;
4)顯著的標識作用,體現自身的價值和定位;
5)全中文服務,保障用戶知情權;
6)適用中國法律,全面保障用戶利益;
7)“.中國”域名既符合漢語受眾的習慣,又可與企業品牌形成直接有效的關聯,有利于企業網絡營銷的開展等原因。
加上《財富》雜志2011年中國100強排行榜的企業“青島海爾”、“廣州美的”、“珠海格力”、“四川長虹”等已經全部注冊“.中國”域名。除了中國本土家電企業外,包括韓國三星、德國西門子、荷蘭飛利浦等多家國外家電企業也都注冊了與其企業品牌或者產品名稱相對應的“.中國”域名,為了企業更好的推動中國本土化的進程。這可以說是給“中國”域名開了個大大的好頭,因此他們認為“.中國”時代真的來臨了。
那么為什么也有很多的人說“.中國”域名很難普及呢?據了解,認為“.中國”域名行不通的人主要原因有:
1)“.中國”的域名相對于com、net等域名,雖然便于中國網民的記憶,但是輸入不便捷,使用不方便。要知道用戶是很怕麻煩的,用戶的習慣也是很難改變的;
2)雖然說“.中國”便于中國人的記憶和識別,同時也限制在中國這個范圍,不易于推廣到海外市場;
3)歸屬于天朝的管理下,監控下,能隨時能讓你有毀滅性的災難等情況。因此他們并不看好“.中國”的域名。
筆者認為雖然目前已經推行“.中國”的域名,并且也有諸如《財富》雜志2011年中國100強排行榜的企業“青島海爾”、“廣州美的”、“珠海格力”、“四川長虹”等注冊“.中國”域名的小風潮。但是要普及“.中國”還是十分困難的,要知道人都有惰性,要試圖的改變用戶的習慣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加上很多人都受過“cn的苦”恐怕對于tian朝管理下的“.中國”域名更多是擔心、進而遠之。因此我并不看好目前的“.中國”域名,認為“.中國”域名很難普及。
本文來至楊長升博客地址:http://www.seo0596.com/post/238.html
posted @
2011-11-17 23:00 楊長升 閱讀(102) |
評論 (0) |
編輯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