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 id="bn8ez"></rt>
<label id="bn8ez"></label>

  • <span id="bn8ez"></span>

    <label id="bn8ez"><meter id="bn8ez"></meter></label>

    Sunspl

    Hello,everyone,i am sun. 天道酬勤,笨鳥先飛.
    隨筆 - 47, 文章 - 0, 評論 - 24, 引用 - 0
    數據加載中……

    搭建Ruby on Rails開發環境

    Windows系統下開發環境的搭建

      本文中將介紹如何在Windows操作系統下搭建RoR開發環境。

      1.遠程安裝

      a、步驟1:下載并安裝Ruby一鍵安裝包

      下載最新的Ruby?1.8.4-16一鍵安裝包,其下載地址為http://rubyforge.org/?projects/rubyinstaller/。

      下載后運行該安裝文件,顯示界面如圖2-1所示。

      
      圖1?安裝程序運行界面

      一直單擊Next按鈕默認安裝即可。安裝完成后打開命令行窗口,輸入并運行命令ruby?–v,安裝成功會顯示Ruby的版本號,如圖2-2所示。

      
      圖2?Ruby的版本信息

      b、步驟2:使用RubyGems安裝Rails

      RubyGems是標準的Ruby包管理器,它的功能類似于Linux下的apt-get。使用RubyGems可以方便地從遠程服務器下載并安裝Rails。

      打開命令行窗口,輸入并執行命令gem?install?rails?--remote或gem?install?rails--?include-dependencies,程序運行結果分別如圖3和圖4所示。

      
      圖3?命令執行過程中

      
      圖4?命令執行過程中

      打開命令行窗口輸入并運行rails?–v,執行結果如圖2-5所示。

      
      圖5?Rails的版本信息

      顯示的Rails版本為1.0.0,Rails安裝成功,即RoR開發環境搭建成功。

      注意?使用gem?install?rails?-?-remote安裝Rails,是直接從遠程服務器下載Rails安裝包文件;而使用gem?install?rails?-?-include-dependencies命令安裝Rails,會首先在本地主機上尋找是否存在Rails的安裝包,如果沒有則從遠程服務器下載安裝。

      2.本地安裝

      a、步驟1:下載并安裝Ruby一鍵安裝包

      具體步驟請參見“遠程安裝”部分。

      b、步驟2:獲取Rails安裝插件包

      從URL地址http://rubyforge.org/frs/?group_id=307&release_id=4878下載rails-?1.0.0.gem和rails-1.0.0.zip。將下載到的文件保存到同一目錄下(D:\RoR)。

      注意?不需要對壓縮文件進行解壓縮。

      c、步驟3:安裝Rails插件包

      打開命令行窗口,進入D:\RoR目錄下,執行命令gem?install?rails即可完成安裝。

    Linux系統下開發環境的搭建

      本小節中將介紹如何在Linux系統下搭建RoR開發環境。雖然Linux存在多個發行版本,但是其基本原理及安裝過程是一樣的,這里使用Debian系統作為范例進行說明如何在Linux下安裝RoR開發環境。

      a、步驟1:下載Ruby源代碼文件

      在shell中輸入并運行wget?http://rubyforge.org/frs/download.php/7858/ruby-?1.8.4.tar.gz命令或ftp://ftp.ruby-lang.org/pub/ruby/ruby-1.8.4.tar.gz命令下載Ruby-?1.8.4的源代碼程序,如圖6所示,安裝文件會被下載到當前所在的目錄。

      
      圖6?下載Ruby安裝文件的過程

      b、步驟2:安裝Ruby

      安裝Ruby需要按順序運行如下的命令。

      1?tar?zxvf?ruby-1.8.4.tar.gz

      2?cd?ruby-1.8.4

      3?./configure?–prefix=$HOME

      4?make

      5?make?install

      命令1的執行結果是將源代碼文件從壓縮包中解壓到當前目錄下的ruby-1.8.4文件夾中;命令2的執行結果是跳轉到ruby-1.8.4目錄下;命令3到命令5用于編譯并執行源代碼文件。上述5條命令執行完畢后,在shell中輸入并執行ruby?–v命令,顯示如圖7所示,Ruby安裝成功。

      
      圖7?Ruby的版本信息

      c、步驟3:下載并安裝RubyGems

      依次執行如下命令來完成RubyGems的下載與安裝。

      1?wget?http://rubyforge.org/frs/download.php/5207/rubygems-0.8.11.tgz

      2?tar?xzf?rubygems-0.8.11.tgz

      3?cd?rubygems-0.8.11

      4?ruby?setup.rb

      命令1用于遠程下載RubyGems的安裝壓縮包;命令2用于解壓縮;命令3用于跳轉到指定的目錄下;命令4用于安裝RubyGems包管理器。上面的4條命令成功執行即表示RubyGems安裝成功。

      d、步驟4:使用RubyGems安裝Rails

      在shell中輸入并執行命令gem?install?rails?--include-dependencies安裝Rails框架,執行完畢后,在shell中輸入rails?–v,如果出現版本信息則說明RoR開發環境搭建成功。

    posted @ 2007-01-02 14:40 JavaSuns 閱讀(1919) | 評論 (0)編輯 收藏

    [oop] 面向對象由淺入深(轉)

    oop:使用Java開始面向對象的編程
    你正在從傳統的過程化的編程轉向面向對象的開發模式嗎?還是想要進入膨脹的Java世界呢?你不會感到孤單的.成千上萬的開發者和你處在相同的情形之下.在這系列文章中,我們將使用Java語言帶領你一步一步的學習面向對象的開發過程.

    OOP: 理解類和對象
    上一次在"使用Java開始面向對象的編程"這篇文章中,我們學習了一個編程語言要真正成為面向對象的,它應該支持信息隱藏/封裝,多態,繼承和動態綁定.另外,我們知道了Java完全支持這些功能,而且知道了因為Java是一種解釋性的語言并運行在虛擬機的內部,所以由Java寫成的任何程序都可以在任何支持 Java虛擬機(JVM)的操作系統上運行.我們還明白了對象是代表現實生活中事物的軟件-編程模型以及對象是由它們的狀態和行為定義的.最后,我們知道了Java中除了原始數據對象以外一切都是對象.

    OOP: 繼承以及多態
    在"OOP簡介:理解類和對象"這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繼承和多態性的好處.我們還粗略的學習了如何擴展基類定義子類,繼承基類中合適的行為和屬性而重載那些并不適合的行為和屬性.這種方式能夠削減代碼宏余以及錯誤的堆積.

    OOP: 限制對象屬性的訪問
    這篇文章中,我們繼續討論了繼承和多態性的好處.我們還學習了其它的東西: 雖然Java只支持從一個父類繼承,但它使用接口的方式支持多重繼承. 接口實現了多態,使得我們能夠給與對象不同特性以滿足不同的需要. 你可以使用多態機制讓完成相似功能的不同的方法擁有相同的名字但是擁有不同的參數列表.動態/運行時的綁定機制允許一個對象在運行時被強制轉化成你所需要的對象類型,前提是這個對象實現了必需的接口或者括展了特定的父類.

    oop: 神奇的初始化
    java在初始化的時候也有很多講究,因為java中出現了類,所以在初始化的時候就有可能使用到創建新對象,所以,對于初始化的順序要求的比較嚴格,請看下面一個程序,是thinking in java中的一個程序,被我稍加改編,這樣可以更好的說明幾個初始化的要點

    posted @ 2006-09-06 11:38 JavaSuns 閱讀(430) | 評論 (5)編輯 收藏

    中國男藍無緣8強

    中國男藍無緣8強

    posted @ 2006-08-28 17:02 JavaSuns 閱讀(207) | 評論 (0)編輯 收藏

    Session詳解(轉載)

    雖然session機制在web應用程序中被采用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清楚session機制的本質,以至不能正確的應用這一技術。本文將詳細討論session的工作機制并且對在Java web application中應用session機制時常見的問題作出解答。
    一、術語session
    在我的經驗里,session這個詞被濫用的程度大概僅次于transaction,更加有趣的是transaction與session在某些語境下的含義是相同的。

    session,中文經常翻譯為會話,其本來的含義是指有始有終的一系列動作/消息,比如打電話時從拿起電話撥號到掛斷電話這中間的一系列過程可以稱之為一個 session。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話“在一個瀏覽器會話期間,...”,這里的會話一詞用的就是其本義,是指從一個瀏覽器窗口打開到關閉這個期間 ①。最混亂的是“用戶(客戶端)在一次會話期間”這樣一句話,它可能指用戶的一系列動作(一般情況下是同某個具體目的相關的一系列動作,比如從登錄到選購商品到結賬登出這樣一個網上購物的過程,有時候也被稱為一個transaction),然而有時候也可能僅僅是指一次連接,也有可能是指含義①,其中的差別只能靠上下文來推斷②。

    然而當session一詞與網絡協議相關聯時,它又往往隱含了“面向連接”和/或“保持狀態”這樣兩個含義, “面向連接”指的是在通信雙方在通信之前要先建立一個通信的渠道,比如打電話,直到對方接了電話通信才能開始,與此相對的是寫信,在你把信發出去的時候你并不能確認對方的地址是否正確,通信渠道不一定能建立,但對發信人來說,通信已經開始了。“保持狀態”則是指通信的一方能夠把一系列的消息關聯起來,使得消息之間可以互相依賴,比如一個服務員能夠認出再次光臨的老顧客并且記得上次這個顧客還欠店里一塊錢。這一類的例子有“一個TCP session”或者 “一個POP3 session”③。

    而到了web服務器蓬勃發展的時代,session在web開發語境下的語義又有了新的擴展,它的含義是指一類用來在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保持狀態的解決方案④。有時候session也用來指這種解決方案的存儲結構,如“把xxx保存在session 里”⑤。由于各種用于web開發的語言在一定程度上都提供了對這種解決方案的支持,所以在某種特定語言的語境下,session也被用來指代該語言的解決方案,比如經常把Java里提供的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簡稱為session⑥。

    鑒于這種混亂已不可改變,本文中session一詞的運用也會根據上下文有不同的含義,請大家注意分辨。
    在本文中,使用中文“瀏覽器會話期間”來表達含義①,使用“session機制”來表達含義④,使用“session”表達含義⑤,使用具體的“HttpSession”來表達含義⑥

    二、HTTP協議與狀態保持
    HTTP 協議本身是無狀態的,這與HTTP協議本來的目的是相符的,客戶端只需要簡單的向服務器請求下載某些文件,無論是客戶端還是服務器都沒有必要紀錄彼此過去的行為,每一次請求之間都是獨立的,好比一個顧客和一個自動售貨機或者一個普通的(非會員制)大賣場之間的關系一樣。

    然而聰明(或者貪心?)的人們很快發現如果能夠提供一些按需生成的動態信息會使web變得更加有用,就像給有線電視加上點播功能一樣。這種需求一方面迫使HTML逐步添加了表單、腳本、DOM等客戶端行為,另一方面在服務器端則出現了CGI規范以響應客戶端的動態請求,作為傳輸載體的HTTP協議也添加了文件上載、 cookie這些特性。其中cookie的作用就是為了解決HTTP協議無狀態的缺陷所作出的努力。至于后來出現的session機制則是又一種在客戶端與服務器之間保持狀態的解決方案。

    讓我們用幾個例子來描述一下cookie和session機制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筆者曾經常去的一家咖啡店有喝5杯咖啡免費贈一杯咖啡的優惠,然而一次性消費5杯咖啡的機會微乎其微,這時就需要某種方式來紀錄某位顧客的消費數量。想象一下其實也無外乎下面的幾種方案:
    1、該店的店員很厲害,能記住每位顧客的消費數量,只要顧客一走進咖啡店,店員就知道該怎么對待了。這種做法就是協議本身支持狀態。
    2、發給顧客一張卡片,上面記錄著消費的數量,一般還有個有效期限。每次消費時,如果顧客出示這張卡片,則此次消費就會與以前或以后的消費相聯系起來。這種做法就是在客戶端保持狀態。
    3、發給顧客一張會員卡,除了卡號之外什么信息也不紀錄,每次消費時,如果顧客出示該卡片,則店員在店里的紀錄本上找到這個卡號對應的紀錄添加一些消費信息。這種做法就是在服務器端保持狀態。

    由于HTTP協議是無狀態的,而出于種種考慮也不希望使之成為有狀態的,因此,后面兩種方案就成為現實的選擇。具體來說cookie機制采用的是在客戶端保持狀態的方案,而session機制采用的是在服務器端保持狀態的方案。同時我們也看到,由于采用服務器端保持狀態的方案在客戶端也需要保存一個標識,所以session機制可能需要借助于cookie機制來達到保存標識的目的,但實際上它還有其他選擇。

    三、理解cookie機制
    cookie機制的基本原理就如上面的例子一樣簡單,但是還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會員卡”如何分發;“會員卡”的內容;以及客戶如何使用“會員卡”。

    正統的cookie分發是通過擴展HTTP協議來實現的,服務器通過在HTTP的響應頭中加上一行特殊的指示以提示瀏覽器按照指示生成相應的cookie。然而純粹的客戶端腳本如JavaScript或者VBScript也可以生成cookie。

    而cookie 的使用是由瀏覽器按照一定的原則在后臺自動發送給服務器的。瀏覽器檢查所有存儲的cookie,如果某個cookie所聲明的作用范圍大于等于將要請求的資源所在的位置,則把該cookie附在請求資源的HTTP請求頭上發送給服務器。意思是麥當勞的會員卡只能在麥當勞的店里出示,如果某家分店還發行了自己的會員卡,那么進這家店的時候除了要出示麥當勞的會員卡,還要出示這家店的會員卡。

    cookie的內容主要包括:名字,值,過期時間,路徑和域。
    其中域可以指定某一個域比如.google.com,相當于總店招牌,比如寶潔公司,也可以指定一個域下的具體某臺機器比如www.google.com或者froogle.google.com,可以用飄柔來做比。
    路徑就是跟在域名后面的URL路徑,比如/或者/foo等等,可以用某飄柔專柜做比。
    路徑與域合在一起就構成了cookie的作用范圍。
    如果不設置過期時間,則表示這個cookie的生命期為瀏覽器會話期間,只要關閉瀏覽器窗口,cookie就消失了。這種生命期為瀏覽器會話期的 cookie被稱為會話cookie。會話cookie一般不存儲在硬盤上而是保存在內存里,當然這種行為并不是規范規定的。如果設置了過期時間,瀏覽器就會把cookie保存到硬盤上,關閉后再次打開瀏覽器,這些cookie仍然有效直到超過設定的過期時間。

    存儲在硬盤上的cookie 可以在不同的瀏覽器進程間共享,比如兩個IE窗口。而對于保存在內存里的cookie,不同的瀏覽器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對于IE,在一個打開的窗口上按 Ctrl-N(或者從文件菜單)打開的窗口可以與原窗口共享,而使用其他方式新開的IE進程則不能共享已經打開的窗口的內存cookie;對于 Mozilla Firefox0.8,所有的進程和標簽頁都可以共享同樣的cookie。一般來說是用javascript的window.open打開的窗口會與原窗口共享內存cookie。瀏覽器對于會話cookie的這種只認cookie不認人的處理方式經常給采用session機制的web應用程序開發者造成很大的困擾。

    下面就是一個goolge設置cookie的響應頭的例子
    HTTP/1.1 302 Found
    Location: http://www.google.com/intl/zh-CN/
    Set-Cookie: PREF=ID=0565f77e132de138:NW=1:TM=1098082649:LM=1098082649:S=KaeaCFPo49RiA_d8; expires=Sun, 17-Jan-2038 19:14:07 GMT; path=/; domain=.google.com
    Content-Type: text/html


    image
    這是使用HTTPLook這個HTTP Sniffer軟件來俘獲的HTTP通訊紀錄的一部分

    image
    瀏覽器在再次訪問goolge的資源時自動向外發送cookie

    image
    用Firefox可以很容易的觀察現有的cookie的值
    使用HTTPLook配合Firefox可以很容易的理解cookie的工作原理。

    image
    IE也可以設置在接受cookie前詢問

    四、理解session機制

    session機制是一種服務器端的機制,服務器使用一種類似于散列表的結構(也可能就是使用散列表)來保存信息。

    當程序需要為某個客戶端的請求創建一個session的時候,服務器首先檢查這個客戶端的請求里是否已包含了一個session標識 - 稱為 session id,如果已包含一個session id則說明以前已經為此客戶端創建過session,服務器就按照session id把這個 session檢索出來使用(如果檢索不到,可能會新建一個),如果客戶端請求不包含session id,則為此客戶端創建一個session并且生成一個與此session相關聯的session id,session id的值應該是一個既不會重復,又不容易被找到規律以仿造的字符串,這個 session id將被在本次響應中返回給客戶端保存。

    保存這個session id的方式可以采用cookie,這樣在交互過程中瀏覽器可以自動的按照規則把這個標識發揮給服務器。一般這個cookie的名字都是類似于SEEESIONID,而。比如weblogic對于web應用程序生成的cookie,JSESSIONID= ByOK3vjFD75aPnrF7C2HmdnV6QZcEbzWoWiBYEnLerjQ99zWpBng!-145788764,它的名字就是 JSESSIONID。

    由于cookie可以被人為的禁止,必須有其他機制以便在cookie被禁止時仍然能夠把session id傳遞回服務器。經常被使用的一種技術叫做URL重寫,就是把session id直接附加在URL路徑的后面,附加方式也有兩種,一種是作為URL路徑的附加信息,表現形式為http://...../xxx;jsessionid= ByOK3vjFD75aPnrF7C2HmdnV6QZcEbzWoWiBYEnLerjQ99zWpBng!-145788764
    另一種是作為查詢字符串附加在URL后面,表現形式為http://...../xxx?jsessionid=ByOK3vjFD75aPnrF7C2HmdnV6QZcEbzWoWiBYEnLerjQ99zWpBng!-145788764
    這兩種方式對于用戶來說是沒有區別的,只是服務器在解析的時候處理的方式不同,采用第一種方式也有利于把session id的信息和正常程序參數區分開來。
    為了在整個交互過程中始終保持狀態,就必須在每個客戶端可能請求的路徑后面都包含這個session id。

    另一種技術叫做表單隱藏字段。就是服務器會自動修改表單,添加一個隱藏字段,以便在表單提交時能夠把session id傳遞回服務器。比如下面的表單
    <form name="testform" action="/xxx">
    <input type="text">
    </form>


    在被傳遞給客戶端之前將被改寫成
    <form name="testform" action="/xxx">
    <input type="hidden" name="jsessionid" value="ByOK3vjFD75aPnrF7C2HmdnV6QZcEbzWoWiBYEnLerjQ99zWpBng!-145788764">
    <input type="text">
    </form>


    這種技術現在已較少應用,筆者接觸過的很古老的iPlanet6(SunONE應用服務器的前身)就使用了這種技術。
    實際上這種技術可以簡單的用對action應用URL重寫來代替。

    在談論session機制的時候,常常聽到這樣一種誤解“只要關閉瀏覽器,session就消失了”。其實可以想象一下會員卡的例子,除非顧客主動對店家提出銷卡,否則店家絕對不會輕易刪除顧客的資料。對session來說也是一樣的,除非程序通知服務器刪除一個session,否則服務器會一直保留,程序一般都是在用戶做log off的時候發個指令去刪除session。然而瀏覽器從來不會主動在關閉之前通知服務器它將要關閉,因此服務器根本不會有機會知道瀏覽器已經關閉,之所以會有這種錯覺,是大部分session機制都使用會話cookie來保存session id,而關閉瀏覽器后這個 session id就消失了,再次連接服務器時也就無法找到原來的session。如果服務器設置的cookie被保存到硬盤上,或者使用某種手段改寫瀏覽器發出的HTTP請求頭,把原來的session id發送給服務器,則再次打開瀏覽器仍然能夠找到原來的session。

    恰恰是由于關閉瀏覽器不會導致session被刪除,迫使服務器為seesion設置了一個失效時間,當距離客戶端上一次使用session的時間超過這個失效時間時,服務器就可以認為客戶端已經停止了活動,才會把session刪除以節省存儲空間。

    五、理解javax.servlet.http.HttpSession
    HttpSession是Java平臺對session機制的實現規范,因為它僅僅是個接口,具體到每個web應用服務器的提供商,除了對規范支持之外,仍然會有一些規范里沒有規定的細微差異。這里我們以BEA的Weblogic Server8.1作為例子來演示。

    首先,Weblogic Server提供了一系列的參數來控制它的HttpSession的實現,包括使用cookie的開關選項,使用URL重寫的開關選項,session持久化的設置,session失效時間的設置,以及針對cookie的各種設置,比如設置cookie的名字、路徑、域, cookie的生存時間等。

    一般情況下,session都是存儲在內存里,當服務器進程被停止或者重啟的時候,內存里的session也會被清空,如果設置了session的持久化特性,服務器就會把session保存到硬盤上,當服務器進程重新啟動或這些信息將能夠被再次使用, Weblogic Server支持的持久性方式包括文件、數據庫、客戶端cookie保存和復制。

    復制嚴格說來不算持久化保存,因為session實際上還是保存在內存里,不過同樣的信息被復制到各個cluster內的服務器進程中,這樣即使某個服務器進程停止工作也仍然可以從其他進程中取得session。

    cookie生存時間的設置則會影響瀏覽器生成的cookie是否是一個會話cookie。默認是使用會話cookie。有興趣的可以用它來試驗我們在第四節里提到的那個誤解。

    cookie的路徑對于web應用程序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選項,Weblogic Server對這個選項的默認處理方式使得它與其他服務器有明顯的區別。后面我們會專題討論。

    關于session的設置參考[5] http://e-docs.bea.com/wls/docs70/webapp/weblogic_xml.html#1036869

    六、HttpSession常見問題
    (在本小節中session的含義為⑤和⑥的混合)

    1、session在何時被創建
    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以為session在有客戶端訪問時就被創建,然而事實是直到某server端程序調用 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n(true)這樣的語句時才被創建,注意如果JSP沒有顯示的使用 <% @page session="false"%> 關閉session,則JSP文件在編譯成Servlet時將會自動加上這樣一條語句 HttpSession session = HttpServletRequest.getSession(true);這也是JSP中隱含的 session對象的來歷。

    由于session會消耗內存資源,因此,如果不打算使用session,應該在所有的JSP中關閉它。

    2、session何時被刪除
    綜合前面的討論,session在下列情況下被刪除a.程序調用HttpSession.invalidate();或b.距離上一次收到客戶端發送的session id時間間隔超過了session的超時設置;或c.服務器進程被停止(非持久session)

    3、如何做到在瀏覽器關閉時刪除session
    嚴格的講,做不到這一點。可以做一點努力的辦法是在所有的客戶端頁面里使用javascript代碼window.oncolose來監視瀏覽器的關閉動作,然后向服務器發送一個請求來刪除session。但是對于瀏覽器崩潰或者強行殺死進程這些非常規手段仍然無能為力。

    4、有個HttpSessionListener是怎么回事
    你可以創建這樣的listener去監控session的創建和銷毀事件,使得在發生這樣的事件時你可以做一些相應的工作。注意是session的創建和銷毀動作觸發listener,而不是相反。類似的與HttpSession有關的listener還有 HttpSessionBindingListener,HttpSessionActivationListener和 HttpSessionAttributeListener。

    5、存放在session中的對象必須是可序列化的嗎
    不是必需的。要求對象可序列化只是為了session能夠在集群中被復制或者能夠持久保存或者在必要時server能夠暫時把session交換出內存。在 Weblogic Server的session中放置一個不可序列化的對象在控制臺上會收到一個警告。我所用過的某個iPlanet版本如果 session中有不可序列化的對象,在session銷毀時會有一個Exception,很奇怪。

    6、如何才能正確的應付客戶端禁止cookie的可能性
    對所有的URL使用URL重寫,包括超鏈接,form的action,和重定向的URL,具體做法參見[6]
    http://e-docs.bea.com/wls/docs70/webapp/sessions.html#100770

    7、開兩個瀏覽器窗口訪問應用程序會使用同一個session還是不同的session
    參見第三小節對cookie的討論,對session來說是只認id不認人,因此不同的瀏覽器,不同的窗口打開方式以及不同的cookie存儲方式都會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影響。

    8、如何防止用戶打開兩個瀏覽器窗口操作導致的session混亂
    這個問題與防止表單多次提交是類似的,可以通過設置客戶端的令牌來解決。就是在服務器每次生成一個不同的id返回給客戶端,同時保存在session里,客戶端提交表單時必須把這個id也返回服務器,程序首先比較返回的id與保存在session里的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則說明本次操作已經被提交過了。可以參看《J2EE核心模式》關于表示層模式的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使用javascript window.open打開的窗口,一般不設置這個id,或者使用單獨的id,以防主窗口無法操作,建議不要再window.open打開的窗口里做修改操作,這樣就可以不用設置。

    9、為什么在Weblogic Server中改變session的值后要重新調用一次session.setValue
    做這個動作主要是為了在集群環境中提示Weblogic Server session中的值發生了改變,需要向其他服務器進程復制新的session值。

    10、為什么session不見了
    排除session正常失效的因素之外,服務器本身的可能性應該是微乎其微的,雖然筆者在iPlanet6SP1加若干補丁的Solaris版本上倒也遇到過;瀏覽器插件的可能性次之,筆者也遇到過3721插件造成的問題;理論上防火墻或者代理服務器在cookie處理上也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出現這一問題的大部分原因都是程序的錯誤,最常見的就是在一個應用程序中去訪問另外一個應用程序。我們在下一節討論這個問題。

    七、跨應用程序的session共享

    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大項目被分割成若干小項目開發,為了能夠互不干擾,要求每個小項目作為一個單獨的web應用程序開發,可是到了最后突然發現某幾個小項目之間需要共享一些信息,或者想使用session來實現SSO(single sign on),在session中保存login的用戶信息,最自然的要求是應用程序間能夠訪問彼此的session。

    然而按照Servlet規范,session的作用范圍應該僅僅限于當前應用程序下,不同的應用程序之間是不能夠互相訪問對方的session的。各個應用服務器從實際效果上都遵守了這一規范,但是實現的細節卻可能各有不同,因此解決跨應用程序session共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首先來看一下Tomcat是如何實現web應用程序之間session的隔離的,從 Tomcat設置的cookie路徑來看,它對不同的應用程序設置的cookie路徑是不同的,這樣不同的應用程序所用的session id是不同的,因此即使在同一個瀏覽器窗口里訪問不同的應用程序,發送給服務器的session id也可以是不同的。

    image
    image

    根據這個特性,我們可以推測Tomcat中session的內存結構大致如下。
    image

    筆者以前用過的iPlanet也采用的是同樣的方式,估計SunONE與iPlanet之間不會有太大的差別。對于這種方式的服務器,解決的思路很簡單,實際實行起來也不難。要么讓所有的應用程序共享一個session id,要么讓應用程序能夠獲得其他應用程序的session id。

    iPlanet中有一種很簡單的方法來實現共享一個session id,那就是把各個應用程序的cookie路徑都設為/(實際上應該是/NASApp,對于應用程序來講它的作用相當于根)。
    <session-info>
    <path>/NASApp</path>
    </session-info>


    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共享的session應該遵循一些編程約定,比如在session attribute名字的前面加上應用程序的前綴,使得 setAttribute("name", "neo")變成setAttribute("app1.name", "neo"),以防止命名空間沖突,導致互相覆蓋。

    在Tomcat中則沒有這么方便的選擇。在Tomcat版本3上,我們還可以有一些手段來共享session。對于版本4以上的Tomcat,目前筆者尚未發現簡單的辦法。只能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比如使用文件、數據庫、JMS或者客戶端cookie,URL參數或者隱藏字段等手段。

    我們再看一下Weblogic Server是如何處理session的。
    image
    image

    從截屏畫面上可以看到Weblogic Server對所有的應用程序設置的cookie的路徑都是/,這是不是意味著在Weblogic Server中默認的就可以共享session了呢?然而一個小實驗即可證明即使不同的應用程序使用的是同一個session,各個應用程序仍然只能訪問自己所設置的那些屬性。這說明Weblogic Server中的session的內存結構可能如下
    image

    對于這樣一種結構,在 session機制本身上來解決session共享的問題應該是不可能的了。除了借助于第三方的力量,比如使用文件、數據庫、JMS或者客戶端 cookie,URL參數或者隱藏字段等手段,還有一種較為方便的做法,就是把一個應用程序的session放到ServletContext中,這樣另外一個應用程序就可以從ServletContext中取得前一個應用程序的引用。示例代碼如下,

    應用程序A
    context.setAttribute("appA", session); 


    應用程序B
    contextA = context.getContext("/appA");
    HttpSession sessionA = (HttpSession)contextA.getAttribute("appA");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用法不可移植,因為根據ServletContext的JavaDoc,應用服務器可以處于安全的原因對于context.getContext("/appA");返回空值,以上做法在Weblogic Server 8.1中通過。

    那么Weblogic Server為什么要把所有的應用程序的cookie路徑都設為/呢?原來是為了SSO,凡是共享這個session的應用程序都可以共享認證的信息。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證明這一點,修改首先登錄的那個應用程序的描述符weblogic.xml,把cookie路徑修改為/appA 訪問另外一個應用程序會重新要求登錄,即使是反過來,先訪問cookie路徑為/的應用程序,再訪問修改過路徑的這個,雖然不再提示登錄,但是登錄的用戶信息也會丟失。注意做這個實驗時認證方式應該使用FORM,因為瀏覽器和web服務器對basic認證方式有其他的處理方式,第二次請求的認證不是通過 session來實現的。具體請參看[7] secion 14.8 Authorization,你可以修改所附的示例程序來做這些試驗。

    八、總結
    session機制本身并不復雜,然而其實現和配置上的靈活性卻使得具體情況復雜多變。這也要求我們不能把僅僅某一次的經驗或者某一個瀏覽器,服務器的經驗當作普遍適用的經驗,而是始終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摘要:雖然session機制在web應用程序中被采用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清楚session機制的本質,以至不能正確的應用這一技術。本文將詳細討論session的工作機制并且對在Java web application中應用session機制時常見的問題作出解答。

    posted @ 2006-08-28 14:29 JavaSuns 閱讀(467)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如果已有人發明了輪子。。。

    如果已有人發明了輪子。。。
    我們就發明輪子的配件,讓輪子轉的更快
    如果已有人發明了輪子。。。
    我們就發明汽車,讓輪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如果已有人發明了輪子。。。
    我們可以把很多的舊輪子創造出新輪子

    posted @ 2006-08-25 14:36 JavaSuns 閱讀(239) | 評論 (0)編輯 收藏

    (轉貼)免費網路資源與線上工具

    posted @ 2006-08-25 11:01 JavaSuns 閱讀(207) | 評論 (0)編輯 收藏

    N-Tier開發方式(系統分析)

    當小喵在開發一個較為大型的系統時,會做以下的分析過程

    1. 系統需求分析:
      1. 與使用者詳談,訪問使用者須要的是什麼
      2. 條列需求:將訪談後的需求加以整理,並加以條列
      3. 需求確認:將整理條列出的需求,給使用者逐條加以確認,如有不足,追加並確認之
    2. 功能分析:
      1. 條列功能:將使用者以確認之條列需求,轉換為系統功能並條列之
      2. 功能、需求確認:將條列之功能與條列之需求逐一比對,確認使用者需求都有滿足
      3. 功能整併:將條列之功能,有類似、相關之功能,加以整併→合併撰寫
      4. 功能歸類:將條列之功能,加以分類整理
      5. 需求、功能再確認:將整併、歸類之功能,與需求再次確認,務必滿足每一個需求。
    3. 資料分析:
      1. 依據各需求所需的資料欄位、型態、加以條列
      2. 正規化資料:依據正規劃原則,將條列的欄位、型態、加以分類並正規劃
      3. 資料庫設計:依據結論,設計資料庫、資料表、欄位、型態、關聯等
    4. 畫面功能分析:
      1. 畫面規劃:依據需求分析與功能分析結果,規劃使用介面,畫面欄位、按鈕
      2. 功能樹狀圖、網頁地圖:依據各功能分類與畫面,歸類相關功能,做出畫面分類樹狀圖、網頁地圖
      3. 使用者再確認:依照功能樹狀圖、網頁地圖,在此與使用者討論,並依照需求條列逐一比對各需求與畫面關係→依使用者需求修改→再確認。直到確認無誤。
    5. 程式與撰寫規劃:
      1. 依照【畫面分析】、【資料分析】、【功能分析】規劃出各相關程式於N-Tiers中
        1. 畫面分析:介面層,處理各功能的介面、資料存取的介面
        2. 資料分析:資料層,處理資料庫的存取
        3. 功能分析:商業邏輯層,處理各功能所需運算、資料交換,並與介面曾、資料曾溝通
      2. 程式命名、Function命名、參數命名:
        1. 依據介面層、資料層、商業邏輯層條列出各程式名稱、Function名稱、以及所需傳遞的參數、型態名稱
        2. 各程式間的相互關係,並做出各程式間的相互關係圖
      3. 程式分配:依現有人力狀況,分組並分派相關人員各程式,並條列出各程式的時程規劃於各組Leader,由各組Leader安排程式完成時程
      4. 依據程式分配與時程,安排交叉測試時程

    在這樣的分析過程中,分析完後的各程式可交由多人共同完成,只需將定義好的資料庫狀況、欄位、以及所需撰寫的程式名稱、參數說明給各分配到的程式設計師,就可開始分工的撰寫程式

    其中介面層,小喵多數以Web作為介面,應用ASP/ASP.NET來開發;商業邏輯層、資料庫層則是透過COM+的元件來處理。

    而介面層與商業邏輯層如何將之串聯起來呢,主要是透過以下的這樣方式來做

    -----------------------------------------------------------------------------------------------------------------
    1 ASP.NET--------------------------------COM+-----------------------------MS-SQL??
    2 Controls--ObjectDataSource------COM+元件------COM+元件-----------COM+元件--資料庫??
    3 (?????? 介面層????????????? )???? (???? 商業邏輯層?????? )?????????? (??? 資料層???? )

    posted @ 2006-08-25 10:48 JavaSuns 閱讀(500) | 評論 (0)編輯 收藏

    JSide

    ?

    https://jside.dev.java.net/

    posted @ 2006-08-24 15:51 JavaSuns 閱讀(372) | 評論 (0)編輯 收藏

    數據結構(JAVA語言版)源代碼(數組部分)

    /*1.運用一維數組設計一個可計算多個數的平均的程序*/
    ?
    //?public static int i=0;//for循環計數變量
    //?public static float Number[] = new float[20];//存儲數據的浮點數數組
    //?public static float Summary;//數據總和變量
    //?public static float Average;//數據平均變量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HELLO JAVA...");
    //??Summary = 0;//數據總和變量初值化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the number of data:");//讀入最大可輸入數據個數
    //??ConsoleReader console = new ConsoleReader(System.in);
    //??int Max = console.readInt();
    //??System.out.println("");
    //??
    //??if(Max <= 20){//決定最大可輸入數
    //???for(i=0;i<Max;i++){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a number:");
    //????Number[i] = (float)console.readDouble();
    //????Summary += Number[i];
    //???}
    //???Average = Summary/Max;//平均值=總和/個數
    //???System.out.println("The average is:"+Average);
    //??}else{//如果輸入數字超出范圍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a number less than 20.");
    //??}
    //?}
    ?/*2.運用一維數組設計一個簡易的員工工資管理系統(具有查詢與修改功能)*/
    ?/*
    ? * public static int[] Employee={27000,27111,27222,27333,27444,27555,27666,27777,27888,27999};
    ?public static int Index;//數組下標變量
    ?public static int NewSalary;//修改後工資變量
    ?public static int Selection;//用戶選項變量
    ?
    ? boolean Flag = false;
    ??while(!Flag){
    ???//用戶菜單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1.Display employee salary =");
    ???System.out.println("2.Modify employee salary =");
    ???System.out.println("3.Quit");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your choose:");//讀取用戶選項
    ???ConsoleReader console = new ConsoleReader(System.in);
    ???int Selection = console.readInt();
    ???if(Selection ==1 || Selection ==2){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the employee number:");//讀取員工編號
    ????Index = console.readInt();
    ????if(Index <10){
    ?????System.out.println("**Employee Number is"+Index);
    ?????System.out.println("**The Salary is"+Employee[Index]);
    ????}else{
    ?????System.out.println("##The error employee number!");
    ?????Flag = true;
    ????}
    ???}
    ???switch(Selection){
    ???case 1:
    ????break;
    ???case 2:
    ????System.out.println("**Please enter new Salary:");//修改後的員工工資
    ????NewSalary = console.readInt();
    ????System.out.println("");
    ????Employee[Index]=NewSalary;
    ????break;
    ???case 3:
    ????Flag = true;
    ????System.out.println("You leave from System.");
    ????break;
    ???}
    ???System.out.println("");
    ??}
    ? */
    ?/*3.運用一維數組設計一個可存儲員工工資讓用戶輸入工資,然後輸出員工編號的程序*/
    ?/*
    ? public static int[] Employee={27000,27111,27222,27333,27444,27555,27666,27777,27888,27999};//預設10筆資料
    ?public static int Salary;//用戶輸入工資變量
    ?public static int Counter=0;//數據計數變量
    ? int i;//for循環計數變量
    ??System.out.println("Please input the employee salary:");
    ??ConsoleReader console = new ConsoleReader(System.in);
    ??Salary = console.readInt();
    ??for(i=0;i<10;i++){//數組遍歷
    ???if(Salary == Employee[i]){
    ????System.out.println("Number"+i+"Employee's salary is"+Salary+"!");
    ????Counter++;
    ???}
    ??}
    ???if(Counter == 0){
    ????System.out.println("No employee's salary is"+Salary+"!!");
    ???}else{
    ????System.out.println("Have"+Counter+"employee salary is"+Salary+"!!");
    ???}
    ? */
    ?/*4.設計一個可容納40位數的求n!的程序*/
    ?/*
    ? int Data[] = new int[40];
    ??int Digit;
    ??int i,j,r,k;
    ??int N;
    ??for(i=1;i<40;i++){
    ???Data[i]=0;
    ??}
    ??Data[0]=1;
    ??Data[1]=1;
    ??Digit = 1;
    ??System.out.println("Enter a number what you want to calculus:");
    ??ConsoleReader console = new ConsoleReader(System.in);
    ??N = console.readInt();
    ??for(i=1;i<N+1;i++){
    ???for(j=1;j<Digit+1;j++){
    ????Data[j]*=i;
    ???}
    ???for(j=1;j<Digit+1;j++){
    ????if(Data[j]>10){
    ?????for(r=1;r<Digit+1;r++){
    ??????if(Data[Digit]>10){
    ???????Digit ++;
    ??????}
    ??????Data[r+1] += Data[r]/10;
    ??????Data[r]=Data[r]%10;
    ?????}
    ????}
    ???}
    ???System.out.print(i+"!=");
    ???for(k=Digit;k>0;k--){
    ????System.out.print(Data[k]);
    ???}
    ???System.out.println("");
    ??}
    ? */
    ?/*設計從二維轉一維數組(行轉列或列轉行)*/
    ?/*
    ? int[][] Data = {{1,2,3},{4,5,6},{7,8,9},{0,10,11}};
    ??int RowData[] = new int[12];//存儲以行為主的數組
    ??int ColData[] = new int[12];//存儲以列為主的數組
    ??int i,j;
    ??System.out.println("The Data of two dimensional array:");
    ??for(i=0;i<4;i++){
    ???for(j=0;j<3;j++){
    ????System.out.println(" "+Data[i][j]+" ");
    ????System.out.println("");
    ???}
    ??}
    ??for(i=0;i<4;i++){
    ???for(j=0;j<3;j++){
    ????RowData[i*3+j] = Data[i][j];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The Row major Martrix:");
    ??for(i=0;i<12;i++){
    ???System.out.println(" "+RowData[i]+" ");
    ??}
    ??System.out.println("");
    ??for(i=0;i<4;i++){
    ???for(j=0;j<3;j++){
    ????ColData[j*4+i] = Data[i][j];
    ???}
    ??}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The Column Major Matrix:");
    ??for(i=0;i<12;i++){
    ???System.out.println(" "+ColData[i]+" ");
    ??}
    ??System.out.println("");
    ? */
    ?/*特殊的數組(稀疏數組)*/
    ?/*
    ? *int [][] Data = {{0,0,0,0,0,0,0}
    ??????,{0,3,0,0,0,0,0}
    ??????,{0,0,0,0,0,0,0}
    ??????,{1,4,0,0,0,0,0}
    ??????,{0,0,7,0,0,0,0}
    ??????,{0,0,0,0,0,5,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0,0,0,0,0,0,0}};
    ??int CompressData[][] = new int[10][3];//存儲壓縮後數據的數組
    ??int Index;//壓縮數組的下標
    ??int i,j;
    ??Index = 0;
    ??System.out.println("Two dimensional sparse array:");
    ??for(i=0;i<9;i++){
    ???for(j=0;j<7;j++){
    ????System.out.print(" "+Data[i][j]+" ");
    ???}
    ???System.out.println("");
    ??}
    ??for(i=0;i<9;i++){
    ???for(j=0;j<7;j++){
    ????if(Data[i][j] != 0){
    ?????Index++;//增加下標值
    ?????CompressData [Index][0] = i;//元素行位置
    ?????CompressData [Index][1] = j;//元素列位置
    ?????CompressData [Index][2] = Data[i][j];//元素值
    ????}
    ???}
    ??}
    ??CompressData [0][0] = 9;//原數組的行數
    ??CompressData [0][1] = 7;//原數組的列數
    ??CompressData [0][2] = Index;//使用元素個數
    ??
    ??System.out.println("Two dimensional compress array:");
    ??for(i=0;i<Index;i++){
    ???for(j=0;j<3;j++){
    ????System.out.print(" "+CompressData[i][j]+" ");
    ???}
    ???System.out.println("");
    ??}
    ? */

    posted @ 2006-08-15 11:39 JavaSuns 閱讀(2098) | 評論 (3)編輯 收藏

    ant中文教程[轉帖]

    還不是很全,只有基本的內容:
    1 Ant是什么?
    Apache Ant 是一個基于 Java的生成工具。
    生成工具在軟件開發中用來將源代碼和其他輸入文件轉換為可執行文件的形式(也有可能轉換為可安裝的產品映像形式)。隨著應用程序的生成過程變得更加復雜,確保在每次生成期間都使用精確相同的生成步驟,同時實現盡可能多的自動化,以便及時產生一致的生成版本
    2 下載、安裝Ant
    安裝Ant
    下載.zip文件,解壓縮到c:\ant1.3(后面引用為%ANT_HOME%)

    2.1 在你運行Ant之前需要做一些配置工作。
    ? 將bin目錄加入PATH環境變量。
    ? 設定ANT_HOME環境變量,指向你安裝Ant的目錄。在一些OS上,Ant的腳本可以猜測ANT_HOME(Unix和Windos NT/2000)-但最好不要依賴這一特性。
    ? 可選地,設定JAVA_HOME環境變量(參考下面的高級小節),該變量應該指向你安裝JDK的目錄。
    注意:不要將Ant的ant.jar文件放到JDK/JRE的lib/ext目錄下。Ant是個應用程序,而lib/ext目錄是為JDK擴展使用的(如JCE,JSSE擴展)。而且通過擴展裝入的類會有安全方面的限制。
    2.2 運行Ant

    運行Ant非常簡單,當你正確地安裝Ant后,只要輸入ant就可以了。

    ? 沒有指定任何參數時,Ant會在當前目錄下查詢build.xml文件。如果找到了就用該文件作為buildfile。如果你用 -find 選項。Ant就會在上級目錄中尋找buildfile,直至到達文件系統的根。要想讓Ant使用其他的buildfile,可以用參數 -buildfile file,這里file指定了你想使用的buildfile。

    ? 可以指定執行一個或多個target。當省略target時,Ant使用標簽<project>的default屬性所指定的target。


    命令行選項總結:
    ant [options] [target [target2 [target3] ...]]
    Options:
    -help print this message
    -projecthelp print project help information
    -version print the version information and exit
    -quiet be extra quiet
    -verbose be extra verbose
    -debug print debugging information
    -emacs produce logging information without adornments
    -logfile file use given file for log output
    -logger classname the class that is to perform logging
    -listener classname add an instance of class as a project listener
    -buildfile file use specified buildfile
    -find file search for buildfile towards the root of the filesystem and use the first one found
    -Dproperty=value set property to value
    例子
    ant
    使用當前目錄下的build.xml運行Ant,執行缺省的target。
    ant -buildfile test.xml
    使用當前目錄下的test.xml運行Ant,執行缺省的target。
    ant -buildfile test.xml dist
    使用當前目錄下的test.xml運行Ant,執行一個叫做dist的target。
    ant -buildfile test.xml -Dbuild=build/classes dist
    使用當前目錄下的test.xml運行Ant,執行一個叫做dist的target,并設定build屬性的值為build/classes。

    3 編寫build.xml

    Ant的buildfile是用XML寫的。每個buildfile含有一個project。

    buildfile中每個task元素可以有一個id屬性,可以用這個id值引用指定的任務。這個值必須是唯一的。(詳情請參考下面的Task小節)

    3.1 Projects

    project有下面的屬性:
    Attribute Description Required
    name 項目名稱. No
    default 當沒有指定target時使用的缺省target Yes
    basedir 用于計算所有其他路徑的基路徑。該屬性可以被basedir property覆蓋。當覆蓋時,該屬性被忽略。如果屬性和basedir property都沒有設定,就使用buildfile文件的父目錄。 No
    項目的描述以一個頂級的<description>元素的形式出現(參看description小節)。

    一個項目可以定義一個或多個target。一個target是一系列你想要執行的。執行Ant時,你可以選擇執行那個target。當沒有給定target時,使用project的default屬性所確定的target。

    3.2 Targets

    一個target可以依賴于其他的target。例如,你可能會有一個target用于編譯程序,一個target用于生成可執行文件。你在生成可執行文件之前必須先編譯通過,所以生成可執行文件的target依賴于編譯target。Ant會處理這種依賴關系。

    然而,應當注意到,Ant的depends屬性只指定了target應該被執行的順序-如果被依賴的target無法運行,這種depends對于指定了依賴關系的target就沒有影響。

    Ant會依照depends屬性中target出現的順序(從左到右)依次執行每個target。然而,要記住的是只要某個target依賴于一個target,后者就會被先執行。
    <target name="A"/>
    <target name="B" depends="A"/>
    <target name="C" depends="B"/>
    <target name="D" depends="C,B,A"/>
    假定我們要執行target D。從它的依賴屬性來看,你可能認為先執行C,然后B,最后A被執行。錯了,C依賴于B,B依賴于A,所以先執行A,然后B,然后C,最后D被執行。

    一個target只能被執行一次,即時有多個target依賴于它(看上面的例子)。

    如果(或如果不)某些屬性被設定,才執行某個target。這樣,允許根據系統的狀態(java version, OS, 命令行屬性定義等等)來更好地控制build的過程。要想讓一個target這樣做,你就應該在target元素中,加入if(或unless)屬性,帶上target因該有所判斷的屬性。例如:
    <target name="build-module-A" if="module-A-present"/>
    <target name="build-own-fake-module-A" unless="module-A-present"/>
    如果沒有if或unless屬性,target總會被執行。

    可選的description屬性可用來提供關于target的一行描述,這些描述可由-projecthelp命令行選項輸出。

    將你的tstamp task在一個所謂的初始化target是很好的做法,其他的target依賴這個初始化target。要確保初始化target是出現在其他target依賴表中的第一個target。在本手冊中大多數的初始化target的名字是"init"。

    target有下面的屬性:
    Attribute Description Required
    name target的名字 Yes
    depends 用逗號分隔的target的名字列表,也就是依賴表。 No
    if 執行target所需要設定的屬性名。 No
    unless 執行target需要清除設定的屬性名。 No
    description 關于target功能的簡短描述。 No

    3.3 Tasks

    一個task是一段可執行的代碼。

    一個task可以有多個屬性(如果你愿意的話,可以將其稱之為變量)。屬性只可能包含對property的引用。這些引用會在task執行前被解析。

    下面是Task的一般構造形式:
    <name attribute1="value1" attribute2="value2" ... />
    這里name是task的名字,attributeN是屬性名,valueN是屬性值。

    有一套內置的(built-in)task,以及一些可選task,但你也可以編寫自己的task。

    所有的task都有一個task名字屬性。Ant用屬性值來產生日志信息。

    可以給task賦一個id屬性:
    <taskname id="taskID" ... />
    這里taskname是task的名字,而taskID是這個task的唯一標識符。通過這個標識符,你可以在腳本中引用相應的task。例如,在腳本中你可以這樣:
    <script ... >
    task1.setFoo("bar");
    </script>
    設定某個task實例的foo屬性。在另一個task中(用java編寫),你可以利用下面的語句存取相應的實例。
    project.getReference("task1").
    注意1:如果task1還沒有運行,就不會被生效(例如:不設定屬性),如果你在隨后配置它,你所作的一切都會被覆蓋。

    注意2:未來的Ant版本可能不會兼容這里所提的屬性,因為很有可能根本沒有task實例,只有proxies。

    3.4 Properties

    一個project可以有很多的properties。可以在buildfile中用property task來設定,或在Ant之外設定。一個property有一個名字和一個值。property可用于task的屬性值。這是通過將屬性名放在"${"和"}"之間并放在屬性值的位置來實現的。例如如果有一個property builddir的值是"build",這個property就可用于屬性值:${builddir}/classes。這個值就可被解析為build/classes。

    內置屬性

    如果你使用了<property> task 定義了所有的系統屬性,Ant允許你使用這些屬性。例如,${os.name}對應操作系統的名字。

    要想得到系統屬性的列表可參考the Javadoc of System.getProperties。

    除了Java的系統屬性,Ant還定義了一些自己的內置屬性:
    basedir project基目錄的絕對路徑 (與<project>的basedir屬性一樣)。
    ant.file buildfile的絕對路徑。
    ant.version Ant的版本。
    ant.project.name 當前執行的project的名字;由<project>的name屬性設定.
    ant.java.version Ant檢測到的JVM的版本; 目前的值有"1.1", "1.2", "1.3" and "1.4".

    例子
    <project name="MyProject" default="dist" basedir=".">

    <!-- set global properties for this build -->
    <property name="src" value="."/>
    <property name="build" value="build"/>
    <property name="dist" value="dist"/>

    <target name="init">
    <!-- Create the time stamp -->
    <tstamp/>
    <!-- Create the build directory structure used by compile -->
    <mkdir dir="${build}"/>
    </target>

    <target name="compile" depends="init">
    <!-- Compile the java code from ${src} into ${build} -->
    <javac srcdir="${src}" destdir="${build}"/>
    </target>

    <target name="dist" depends="compile">
    <!-- Create the distribution directory -->
    <mkdir dir="${dist}/lib"/>
    <!-- Put everything in ${build} into the MyProject-${DSTAMP}.jar file -->
    <jar jarfile="${dist}/lib/MyProject-${DSTAMP}.jar" basedir="${build}"/>
    </target>

    <target name="clean">
    <!-- Delete the ${build} and ${dist} directory trees -->
    <delete dir="${build}"/>
    <delete dir="${dist}"/>
    </target>

    </project>
    3.5 Path-like Structures
    你可以用":"和";"作為分隔符,指定類似PATH和CLASSPATH的引用。Ant會把分隔符轉換為當前系統所用的分隔符。

    當需要指定類似路徑的值時,可以使用嵌套元素。一般的形式是
    <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class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lib/helper.jar"/>
    </classpath>
    location屬性指定了相對于project基目錄的一個文件和目錄,而path屬性接受逗號或分號分隔的一個位置列表。path屬性一般用作預定義的路徑--其他情況下,應該用多個location屬性。

    為簡潔起見,classpath標簽支持自己的path和location屬性。所以:
    <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classpath}"/>
    </classpath>
    可以被簡寫作:
    <classpath path="${classpath}"/>
    也可通過<fileset>元素指定路徑。構成一個fileset的多個文件加入path-like structure的順序是未定的。
    <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classpath}"/>
    <fileset dir="lib">
    <include name="**/*.jar"/>
    </fileset>
    <pathelement location="classes"/>
    </classpath>
    上面的例子構造了一個路徑值包括:${classpath}的路徑,跟著lib目錄下的所有jar文件,接著是classes目錄。

    如果你想在多個task中使用相同的path-like structure,你可以用<path>元素定義他們(與target同級),然后通過id屬性引用--參考Referencs例子。

    path-like structure可能包括對另一個path-like structurede的引用(通過嵌套<path>元素):
    <path id="base.path">
    <pathelement path="${classpath}"/>
    <fileset dir="lib">
    <include name="**/*.jar"/>
    </fileset>
    <pathelement location="classes"/>
    </path>
    <path id="tests.path">
    <path refid="base.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testclasses"/>
    </path>
    前面所提的關于<classpath>的簡潔寫法對于<path>也是有效的,如:
    <path id="tests.path">
    <path refid="base.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testclasses"/>
    </path>
    可寫成:
    <path id="base.path" path="${classpath}"/>
    命令行變量

    有些task可接受參數,并將其傳遞給另一個進程。為了能在變量中包含空格字符,可使用嵌套的arg元素。
    Attribute Description Required
    value 一個命令行變量;可包含空格字符。 只能用一個
    line 空格分隔的命令行變量列表。
    file 作為命令行變量的文件名;會被文件的絕對名替代。
    path 一個作為單個命令行變量的path-like的字符串;或作為分隔符,Ant會將其轉變為特定平臺的分隔符。

    例子
    <arg value="-l -a"/>
    是一個含有空格的單個的命令行變量。
    <arg line="-l -a"/>
    是兩個空格分隔的命令行變量。
    <arg path="/dir;/dir2:\dir3"/>
    是一個命令行變量,其值在DOS系統上為\dir;\dir2;\dir3;在Unix系統上為/dir:/dir2:/dir3 。

    References

    buildfile元素的id屬性可用來引用這些元素。如果你需要一遍遍的復制相同的XML代碼塊,這一屬性就很有用--如多次使用<classpath>結構。

    下面的例子:
    <project ... >
    <target ... >
    <rmic ...>
    <class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lib/"/>
    <pathelement path="${java.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additional.path}"/>
    </classpath>
    </rmic>
    </target>
    <target ... >
    <javac ...>
    <class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lib/"/>
    <pathelement path="${java.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additional.path}"/>
    </classpath>
    </javac>
    </target>
    </project>
    可以寫成如下形式:
    <project ... >
    <path id="project.class.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lib/"/>
    <pathelement path="${java.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additional.path}"/>
    </path>
    <target ... >
    <rmic ...>
    <classpath refid="project.class.path"/>
    </rmic>
    </target>
    <target ... >
    <javac ...>
    <classpath refid="project.class.path"/>
    </javac>
    </target>
    </project>
    所有使用PatternSets, FileSets 或 path-like structures嵌套元素的task也接受這種類型的引用。



    4.1 File(Directory)類
    4.1.1 Mkdir
    ? 創建一個目錄,如果他的父目錄不存在,也會被同時創建。
    ? 例子:
    <mkdir dir="build/classes"/>
    ? 說明: 如果build不存在,也會被同時創建
    4.1.2 Copy
    ? 拷貝一個(組)文件、目錄
    ? 例子:
    1. 拷貝單個的文件:
    <copy file="myfile.txt" tofile="mycopy.txt"/>
    2. 拷貝單個的文件到指定目錄下
    <copy file="myfile.txt" todir="../some/other/dir"/>
    3. 拷貝一個目錄到另外一個目錄下
    <copy todir="../new/dir">
    <fileset dir="src_dir"/>
    </copy>
    4. 拷貝一批文件到指定目錄下
    <copy todir="../dest/dir">
    <fileset dir="src_dir">
    <exclude name="**/*.java"/>
    </fileset>
    </copy>

    <copy todir="../dest/dir">
    <fileset dir="src_dir" excludes="**/*.java"/>
    </copy>
    5. 拷貝一批文件到指定目錄下,將文件名后增加。Bak后綴
    <copy todir="../backup/dir">
    <fileset dir="src_dir"/>
    <mapper type="glob" from="*" to="*.bak"/>
    </copy>
    6. 拷貝一組文件到指定目錄下,替換其中的@標簽@內容
    <copy todir="../backup/dir">
    <fileset dir="src_dir"/>
    <filterset>
    <filter token="TITLE" value="Foo Bar"/>
    </filterset>
    </copy>
    4.1.3 Delete
    ? 刪除一個(組)文件或者目錄
    ? 例子
    1. 刪除一個文件
    <delete file="/lib/ant.jar"/>
    2. 刪除指定目錄及其子目錄
    <delete dir="lib"/>
    3. 刪除指定的一組文件
    <delete>
    <fileset dir="." includes="**/*.bak"/>
    </delete>
    4. 刪除指定目錄及其子目錄,包括他自己
    <delete includeEmptyDirs="true">
    <fileset dir="build"/>
    </delete>
    4.1.4 Move
    ? 移動或重命名一個(組)文件、目錄
    ? 例子:
    1. 移動或重命名一個文件
    <move file="file.orig" tofile="file.moved"/>
    2. 移動或重命名一個文件到另一個文件夾下面
    <move file="file.orig" todir="dir/to/move/to"/>
    3. 將一個目錄移到另外一個目錄下
    <move todir="new/dir/to/move/to">
    <fileset dir="src/dir"/>
    </move>
    4. 將一組文件移動到另外的目錄下
    <move todir="some/new/dir">
    <fileset dir="my/src/dir">
    <include name="**/*.jar"/>
    <exclude name="**/ant.jar"/>
    </fileset>
    </move>
    5. 移動文件過程中增加。Bak后綴
    <move todir="my/src/dir">
    <fileset dir="my/src/dir">
    <exclude name="**/*.bak"/>
    </fileset>
    <mapper type="glob" from="*" to="*.bak"/>
    </move>




    4.2 Java相關
    4.2.1 Javac
    ? 編譯java原代碼
    ? 例子
    1. <javac srcdir="${src}"
    destdir="${build}"
    classpath="xyz.jar"
    debug="on"
    />
    編譯${src}目錄及其子目錄下的所有。Java文件,。Class文件將放在${build}指定的目錄下,classpath表示需要用到的類文件或者目錄,debug設置為on表示輸出debug信息
    2. <javac srcdir="${src}:${src2}"
    destdir="${build}"
    includes="mypackage/p1/**,mypackage/p2/**"
    excludes="mypackage/p1/testpackage/**"
    classpath="xyz.jar"
    debug="on"
    />
    編譯${src}和${src2}目錄及其子目錄下的所有。Java文件,但是package/p1/**,mypackage/p2/**將被編譯,而mypackage/p1/testpackage/**將不會被編譯。Class文件將放在${build}指定的目錄下,classpath表示需要用到的類文件或者目錄,debug設置為on表示輸出debug信息
    3. <property name="classpath" value=".;./xml-apis.jar;../lib/xbean.jar;./easypo.jar"/>

    <javac srcdir="${src}"
    destdir="${src}"
    classpath="${classpath}"
    debug="on"
    />
    路徑是在property中定義的
    4.2.2 java
    ? 執行指定的java類


    ? 例子:
    1. <java classname="test.Main">
    <class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dist/test.jar"/>
    <pathelement path="${java.class.path}"/>
    </classpath>
    </java>
    classname中指定要執行的類,classpath設定要使用的環境變量
    2. <path id="project.class.path">
    <pathelement location="lib/"/>
    <pathelement path="${java.class.path}/"/>
    <pathelement path="${additional.path}"/>
    </path>

    <target ... >
    <rmic ...>
    <classpath refid="project.class.path"/>
    </rmic>
    </target>





    4.3 打包相關
    4.3.1 jar
    ? 將一組文件打包
    ? 例子:
    1. <jar destfile="${dist}/lib/app.jar" basedir="${build}/classes"/>
    將${build}/classes下面的所有文件打包到${dist}/lib/app.jar中
    2. <jar destfile="${dist}/lib/app.jar"
    basedir="${build}/classes"
    includes="mypackage/test/**"
    excludes="**/Test.class"
    />
    將${build}/classes下面的所有文件打包到${dist}/lib/app.jar中,但是包括mypackage/test/所有文件不包括所有的Test.class
    3. <jar destfile="${dist}/lib/app.jar"
    basedir="${build}/classes"
    includes="mypackage/test/**"
    excludes="**/Test.class"
    manifest=”my.mf”
    />
    manifest屬性指定自己的META-INF/MANIFEST.MF文件,而不是由系統生成
    4.3.2 war
    ? 對Jar的擴展,用于打包Web應用
    ? 例子:
    ? 假設我們的文件目錄如下:
    thirdparty/libs/jdbc1.jar
    thirdparty/libs/jdbc2.jar
    build/main/com/myco/myapp/Servlet.class
    src/metadata/myapp.xml
    src/html/myapp/index.html
    src/jsp/myapp/front.jsp
    src/graphics/images/gifs/small/logo.gif
    src/graphics/images/gifs/large/logo.gif
    ? 下面是我們的任務的內容:
    <war destfile="myapp.war" webxml="src/metadata/myapp.xml">
    <fileset dir="src/html/myapp"/>
    <fileset dir="src/jsp/myapp"/>
    <lib dir="thirdparty/libs">
    <exclude name="jdbc1.jar"/>
    </lib>
    <classes dir="build/main"/>
    <zipfileset dir="src/graphics/images/gifs"
    prefix="images"/>
    </war>
    ? 完成后的結果:
    WEB-INF/web.xml
    WEB-INF/lib/jdbc2.jar
    WEB-INF/classes/com/myco/myapp/Servlet.class
    META-INF/MANIFEST.MF
    index.html
    front.jsp
    images/small/logo.gif
    images/large/logo.gif
    4.3.3 ear
    ? 用于打包企業應用
    ? 例子
    <ear destfile="${build.dir}/myapp.ear" appxml="${src.dir}/metadata/application.xml">
    <fileset dir="${build.dir}" includes="*.jar,*.war"/>
    </ear>



    4.4 時間戳
    在生成環境中使用當前時間和日期,以某種方式標記某個生成任務的輸出,以便記錄它是何時生成的,這經常是可取的。這可能涉及編輯一個文件,以便插入一個字符串來指定日期和時間,或將這個信息合并到 JAR 或 zip 文件的文件名中。
    這種需要是通過簡單但是非常有用的 tstamp 任務來解決的。這個任務通常在某次生成過程開始時調用,比如在一個 init 目標中。這個任務不需要屬性,許多情況下只需 <tstamp/> 就足夠了。
    tstamp 不產生任何輸出;相反,它根據當前系統時間和日期設置 Ant 屬性。下面是 tstamp 設置的一些屬性、對每個屬性的說明,以及這些屬性可被設置到的值的例子:
    屬性 說明 例子
    DSTAMP 設置為當前日期,默認格式為yyyymmdd 20031217
    TSTAMP 設置為當前時間,默認格式為 hhmm 1603
    TODAY 設置為當前日期,帶完整的月份 2003 年 12 月 17 日
    例如,在前一小節中,我們按如下方式創建了一個 JAR 文件:

    <jar destfile="package.jar" basedir="classes"/>

    在調用 tstamp 任務之后,我們能夠根據日期命名該 JAR 文件,如下所示:

    <jar destfile="package-${DSTAMP}.jar" basedir="classes"/>

    因此,如果這個任務在 2003 年 12 月 17 日調用,該 JAR 文件將被命名為 package-20031217.jar。
    還可以配置 tstamp 任務來設置不同的屬性,應用一個當前時間之前或之后的時間偏移,或以不同的方式格式化該字符串。所有這些都是使用一個嵌套的 format 元素來完成的,如下所示:

    <tstamp>
    <format property="OFFSET_TIME"
    pattern="HH:mm:ss"
    offset="10" unit="minute"/>
    </tstamp>

    上面的清單將 OFFSET_TIME 屬性設置為距離當前時間 10 分鐘之后的小時數、分鐘數和秒數。
    用于定義格式字符串的字符與 java.text.SimpleDateFormat 類所定義的那些格式字符相同



    4.5 執行SQL語句
    ? 通過jdbc執行SQL語句
    ? 例子:
    1. <sql
    driver="org.gjt.mm.mysql.Driver"
    url="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userid="root"
    password="root"
    src="data.sql"
    />
    2. <sql
    driver="org.database.jdbcDriver"
    url="jdbc:database-url"
    userid="sa"
    password="pass"
    src="data.sql"
    rdbms="oracle"
    version="8.1."
    >
    </sql>
    只有在oracle、版本是8.1的時候才執行



    4.6 發送郵件
    ? 使用SMTP服務器發送郵件
    ? 例子:
    <mail mailhost="smtp.myisp.com" mailport="1025" subject="Test build">
    <from address="me@myisp.com"/>
    <to address="all@xyz.com"/>
    <message>The ${buildname} nightly build has completed</message>
    <fileset dir="dist">
    <includes name="**/*.zip"/>
    </fileset>
    </mail>
    ? mailhost: SMTP服務器地址
    ? mailport: 服務器端口
    ? subject: 主題
    ? from: 發送人地址
    ? to: 接受人地址
    ? message: 發送的消息
    ? fileset: 設置附件

    posted @ 2006-07-19 14:53 JavaSuns 閱讀(279) | 評論 (0)編輯 收藏

    僅列出標題
    共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美女自拍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毛片在线看不用播放器| 成全动漫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版下载| 国产免费牲交视频免费播放 | www.91亚洲|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大学生一级毛片免费看| 蜜桃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址入口| 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 国产精品久免费的黄网站|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五月天网站亚洲小说|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二三区伊人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色爽黄1000部免费软件下载| 中文字幕的电影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韩国欧洲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成人网| 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王色|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免费网站观看视频|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西西人体44rt高清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特级毛片爽www免费版|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下载|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免费视频|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